笔趣阁

笔趣阁>三国你管这叫谋士乔琰 > 250 250一更 路名长安(第3页)

250 250一更 路名长安(第3页)

当她回返长安后,也很快选定了这条水泥路所在的位置。

对如今的长安城来说,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从南面来的。

兖州豫州方向的人要想前来,还需要通过入潼关之前的漫长路程,故而绝大多数的人,哪怕是抱着迁移的想法,也只会止步在河南尹的地界上。

更多来投的还是益州和荆州的人。

那么这等具有长安标志意义的“奇观”,也就理所当然地应该被放在长安城偏南边的位置。

又考虑到眼下是春季而不是夏季,水泥路的养护期要有将近两个月,这期间不能有任何人与车马践踏在上面……

她思前想后,盯上了刘虞在登基那日走过的御道。

这无疑可以在不影响其他道路正常走动的情况下,利用一下长安民众的固有认知,以确保它在固化之前不会遭到人为的破坏。

干这种改造和之前调整长安城中的布局不同,还是要跟刘虞报备一下的。

之后这条路纳入长安的标志宣传之中,需要开放给民众走动,也是要跟刘虞这位天子报备的。

所以在抵达长安的第二日,她就向着宫中递出了觐见的奏表。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在她入殿觐见的时候,上首的刘虞朝着她投来的打量目光,很像是在评估——

她是不是因为将兖州乔氏这个宗族给切分了出去,在情绪上依然有些不虞,故而早早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另外一件事物上,以防自己再去多想那些糟心事。

但在听着乔琰将此事陈说后,他的思绪又被带了过来。

刘虞问道:“那水泥路当真能有此等宣扬长安的奇效?”

乔琰回话的语气格外笃定,或许是因刘虞已见过她数次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他好像很难不持有信服的态度。

她道:“陛下大可放心,此物用于实践的次数已经不少了,只要在道路成型之后权且一试便知。即便真有不成,便只当这是一条用于装饰的路就是了。”

“至于要如何让其与弘文馆一般,成为长安城的标志,请陛下拭目以待。”

听乔琰这么说,刘虞便放心让她去做了。

于是长安城中的百姓在数日后就看到,那条本由青砖铺就的御用驰道,从桂宫通往南面城门的这一段,都被人给一点点敲掉了原本的地基,形成了一段比两旁行人所走的路大概低上半尺多的泥土路段。

“文若,你说这是在做什么?”陈群和荀彧途径此地的时候不免好奇驻足于此,开口问道。

同为颍川世家子弟,陈群和荀彧得算是在三五岁上就有了的交情。

当年那“真人东行”景象正是陈氏祖孙前往拜会荀氏,彼时的荀彧年纪尚小,被祖父抱在怀中,和置身车中一并推来的陈群,大概就是这等名士相聚景象中的年幼“围观群众”。

如今倒是他们也相继登上了政治舞台。

可眼前这局势,便是他们这等颇有远见卓识之人,也难以给出一个肯定的判断。

更让他们捉摸不透的,大概还是乔琰。

这位大司马先是毅然决然地和本家做出了一个立场上的割舍,让荀彧这种原本就被她一番操作给糊弄过去的,越发对之前还对她产生过怀疑而心生负疚。

现在在春耕最为忙碌的时节,她又将关中的耕作事务甩给了大司农和其属官,将演兵的事情丢给了赵云,折腾完了分宗立户之事回返后,开始捣腾起了这条御道。

荀彧远远看见乔琰戴着个特殊的面罩,只露出一双眼睛,指挥着手底下的人将过筛完毕的土法水泥原料与水搅和均匀,朝着这半尺多厚的凹面中随同碎石和沙子一并铺了下去。

这举动可实在不太像是当朝大司马应当做的。

甚至并不只是荀彧和陈群有这样的疑惑,长安城中的百姓也对此大为不解。

早先乔琰领兵离开长安,又在刘虞亲自接待下凯旋的场面,都是这些人亲眼见到的。

现在她却一改先前统兵时候的意气风发,而是跑来折腾道路,谁看了都得觉得这是在自降身价。

偏偏身在中心的乔琰丝毫也不为这些打量的目光所动,而是盯着这些工匠将二十公分厚的水泥路面一点点压实,又在这条原本属于御道的水泥路和一旁的道路之间设好了排水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