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宣冷笑,虽封王大局已定,却不可一败涂地。
身为四皇子魏丕党派之首,他必要为主子挽回颜面,同时也要让魏丕明白,张子健的愚蠢与他陈宣的筹谋之深。
陈宣一言既出,群臣纷纷响应,魏武帝闻此封号,心中自是不悦。然而此刻若再有异议,恐影响封王大局,前功尽弃。
封号事小,不碍大势,未来若魏阳再建新功,封号自可再议。当前首要,是将封王事宜落实!
魏武帝无奈,只能采纳陈宣及群臣之谏,即刻令礼部筹备,择日由司礼监传达旨意。
群臣渐散,紫宸殿复归宁静,魏武帝疲惫瘫坐龙椅,感慨道:“未想,朕也有力不从心之时……”
“陛下,今左丞相年迈多疾,丞相人选,需早做打算……”魏武帝身边亲信、司礼监太监文喜轻声道。
魏武帝轻轻颔首,“确实,周群虽才智兼备,心机手段亦是了得,但仅是正四品小官,即便升迁,也不过正三品指挥使之位。”
“陛下所虑极是,唯有正一品之左丞相,方能与右相陈宣及六部尚书分庭抗礼。”
“哼,陈宣与陆鼎轩二老,久掌朝纲,亦应逐步释权……明日,朕亲自探望左丞相,或能得一良荐。”魏武帝长叹一声,言罢。
“奴才即刻遣人前往左丞相府。”文喜忙应道。
“哎,无论怎样,封王之事总算是尘埃落定。只不知,阳儿得知这封号后,会有何感想……”魏武帝苦笑,目光越过殿门,投向天际。
……
宁德,海平村里,晨光微露。
魏阳突感一阵鼻痒,喷嚏过后,他决定前往海滨,借观察新近打捞的铁甲巨舰以疏散心中的阴霾。
军帐轻掀,魏阳唤来挚友柴郡生,两人未至废弃码头,已遥望见海港上巍然矗立的堡垒。渐行渐近,铁甲船的壮观令人心悸——二十多米高的船楼几可蔽日,仿佛欲将无垠海面纳入其下。
魏阳心中波澜壮阔,难以置信于这个时代竟能锻造如此庞然大物,其背后需耗几何人力财力?倭寇之富,竟能挥金如土,铸此巨舰并装配连串价值连城的火炮?诚然,东瀛在火器与造船技艺上已超越大魏,但未来风云变幻,魏阳誓要在数载间引领大魏科技傲视群雄!
铁甲舰体虽已初步修复,然欲乘风破浪还需精细整备与试航。魏阳最为关切的是舰上十门火炮,借千里镜审视,欣慰地发现每门皆大致完好无损。
一旁,柴郡生窥透其意,感慨道:“闻殿下心切此舰,士卒昼夜不息,方保此沉舟于浅滩得以完整复出。”
“宁德儿郎,劳苦功高矣。”魏阳回首校场,目光温暖如初阳。
“殿下亲临前线,与士卒共生死之勇,至今仍被传颂。能为殿下效力,吾辈三生有幸。”柴郡生语毕,心潮亦随之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