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村里老人这种顾虑,侯小歌也能理解,毕竟库库一顿花,还得相信一个小孩的话,搁谁心里都不会踏实。
不过这事对侯小歌来说手拿把掐,自己马甲身份在哪搁着呢!这点货算个啥。
再说马上要过年了,他到时让炎黄盟帮忙联系一下纸盒包装厂,给山楂雪球生产一款包装贴纸。
到时用在村里包装好,贴纸往油纸包上一贴,绝对是过年时走亲访友的绝佳礼品。
“五爷,七爷,这事您们就把心放肚子里,俺心里已经有了计划,到时一定赚钱。
不过作坊转起来就不能停了,那时候你们就得想办法到处去采购山楂咯!”侯小歌调侃道。
“那好,村里这冰糖葫芦作坊就靠你了。”老爷子拉着侯小歌的手满是笑容。
村里作坊成立了,五个族老家提前学会了冰糖葫芦和山楂雪球手艺的后辈都进了作坊当工人。
至于侯小歌发小六家,可能是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都没有进作坊,而是选择单打独斗。
村里作坊成立后,三个人负责制作冰糖葫芦和水果雪球,两个人则负责教导村民学习冰糖葫芦技术。
果不其然,在村里作坊成立后,选择学习技术的人寥寥无几,大部分都选择批发糖葫芦进行售卖。
至于为啥没人学,自然是收钱导致的,村里也不可能白白浪费冰糖,山楂,还有煤炭教村民。
如果免费,这么多人,也不珍惜,立马造成浪费。
所以,侯小歌给几个族老提了意见,要学习先掏钱,一人掏四毛钱学习费用。
毕竟一斤冰糖的成本就要二毛五,加上山楂,煤炭,四毛真的只是个成本钱,就这锅都没算。
当然,还有人的费用,不过这算是一众族里的福利也就没算进去。
而村里作坊的工人一人一天定的是一毛五的工资,这样比自己做糖葫芦可能差点,但胜在稳定。
就像羊娃家,虽然昨天五十个糖葫芦卖了一块钱,山楂是自己的不算钱,但冰糖成本就要四毛多,加上一毛钱的进城税,五分钱的保护费。
一块钱的利润,成本就差不多七毛了,最多挣三毛。
所以压根就不想昨天春香说的一天挣一块多,那是春香忘了说冰糖成本了。
如果在算上后续买山楂的钱,一家两个棒子卖,一天最多也就挣五六毛钱。
如果在算上恶劣天气,没卖完。
一大家四五口人一个月忙忙碌碌,最多也就十二三块大洋。
而在作坊工作,一个月,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一个人一个月就稳挣四块五。
而且在食品厂工作,怎么可能不吃,这都是隐性福利啊!
身为村里的族老,一个个自然也精的很,赶紧让自家后辈进作坊上工。
至于村里人,他们也会算账。
本来就没钱,饿的都快吃吐了。在费劲巴拉的买锅,卖冰糖,买煤炭柴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