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都是精明会过日子的人,想通了其中的利益,炉灶又迎来一波疯抢。
转眼间,炉灶就已经卖出十多台。
有人趁热打铁的询问:“你们这一百个蜂窝煤折扣能不能叠加起来呀?
我要是拿五百个蜂窝煤,是不是就是……“他算了算,一千四百五十文!”
杜大春笑呵呵的:“不用那么多,量大从优嘛。拿五百个的话,您就给个一两加三百文就行!”
“好,那我就预定五百个,我家的位置在……”
负责记录的人,笔杆子都快抡冒烟了,又是欢喜又是愁。
他也没想到,第一天上大街,炉灶就这么抢手。
早知道这样,就该多带几个识字的人!
记录完毕之后,他还得笑着回应一声:“这位爷,交了定金之后,您可以回家等着了,一个时辰内东西会安排到您家。”
他们这是队伍,有负责运送,负责宣传,负责记录,和负责回去与夏家庄出货对接的人。
大家配合的井然有序,极大程度的把控上门服务的时间。
到了午后,杜大春停止售卖。
因为再卖下去,今日的订单恐怕只能等第二天再送。
至于下午,我们要忙的就只有配送任务。
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几乎都被夏家庄的运送队伍给占领了。
每个车队都拉着脊梁炉灶,配上一大堆蜂窝煤。
挨家挨户送到门口,结婚货到付款相当到位。
但凡有损坏或者受潮的,全都可以免费更换。
一时间,蜂窝煤和炉灶的名声在整个京城,一时无两,也成了人们饭后闲谈的首选。
赚钱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还没有回本,但也是日进斗金。
只是夏成安没有功夫去高兴这件事,更让他头疼的是,还得去搞养殖场。
万事开头难,想要搞养殖场,首先就得确认养殖基地。
满足养殖基地的需求,首先得要远离人群,同时又不能太过荒僻,至少要交通方便。
既然决定以京城作为养殖基地供货的主要渠道,那就得靠近京城附近。
只是在如今寒冬腊月里,想要同时满足这些要求,恐怕不太容易。
主要是,天寒地冻,土地僵硬这里很难建起房子。
“憨子嗯,都走一天了,你想好把养殖场建在哪里不?”
陈杰跟在他旁边,忍不住弯腰揉着发酸的双腿。
这嗯在他印象里养那些鸡鸭牛羊,要的就是片能遮风避雨的宽场地。
大炎地广人稀的地方多的是,刚才走了好几个地方,他都觉得挺合适,奈何被夏成安各种理由回绝,心里也是苦闷的很。
“有的话咱还需要到处溜圈子?”
夏成安叹了口气:“如果随便一出空地都能当养殖场,咱们甚至都不需要亲自出马。
我想了想,就算咱们找到了合适的地皮,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修缮,恐怕来不及收拾你的烂摊子。
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找有地基的现成建筑,我们在稍加改良。这样下来,大概一个月就能搞定!”
“一个月?”陈珏颇为诧异,”如果按照你的规模需求,这恐怕有些吃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