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面在加班加点地批阅着,而宫外的学子们则在紧张地期待着。
好在这次的花费,全由朝廷负担,否则有的人还真未必能坚持到考试成绩出来,可能就要睡大街上了。
起码韩信绝对属于这一类人。
自从来到咸阳之后,韩信就住在朝廷安排的住宿处,每次出去,都必然在饭点上返回,从来都不耽搁。
不是他不想跑远一点,实在是囊中羞涩,如果误了饭点的话,他连吃饭的钱都没有。
辛辛苦苦攒下的一点钱,就化作了考试那天身上所穿的新外袍。
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一段时间来,韩信从其他学子哪里读到了许多新书。
现在,是在咸阳腾空而飞,还是继续沉寂回淮阴。
就看最后的成绩了。
对于初次批阅考生试卷这件事,诸位朝臣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兴致勃勃。
哪怕赢子高依然加入了糊名的机制。
但其实对于初次评卷的大臣来说,糊名什么的其实无所谓,反正一个都没有认识的。
是的,地方上还有可能有着关系户的存在,但对于咸阳所在的内史郡来说,绝不存在这种可能。
因为可以为了体现自己的公正,内史郡守特意找了一批平民出身的读书人。
为了不让二世陛下找自己的茬,大部分大臣们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喜好,尽量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来批阅考生的卷子。
因此,这一届简陋的科举先河,反而有可能是最为公正的一届。
经过了三天的辛苦批阅之后,经过赢子高的复检之后。
这一届参加考试共计八百六十无名考生,将会录取六百名为官。
只有前二十名得以有进入学士院的机会。
而第一名,不出所料,被兵仙韩信所获。
当然,这是咱们二世陛下力排众议拍板的结果。
众位大臣刚开始将前二十名的名单呈给赢子高。
咱们的二世陛下一看,不错,韩信在里面。
甚至其他的都没有细看,于是第一名就诞生了。
哪怕大臣们吹胡子瞪眼睛地,完全就没有任何作用。
反正他们选的那个透明,赢子高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于是,科举制度诞生之后,第一个状元的荣耀,被韩信捡了个便宜。
而为了安抚一些,夙夜苦战的大臣们,其余的名次,赢子高就没有任何改动地同意了。
结果因为赢子高的一时懒惰,致使咱们的兵仙还没有步入仕途,就被诸位大臣给暗地里按上了一个宠臣的名头。
既然糊名都有了,那么唱名自然也就少不了。
于是恶趣味地爆发下,排名前三十的学子,都获得了传唱咸阳城的机会。
“大秦第一届科考,第一位状元,韩信……”
“泗水郡淮阴人士,始皇三十七年,折桂于章台宫……”
听着內侍大声地在学馆当中唱着自己的名字,韩信感觉天地都在旋转,整个人飘飘乎不知所在。
虽然还不理解状元的意思,但此时此景,想来也明白它的意义。
而这个时候,韩信才无比地确认,他韩某人,发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