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儿,你说的只是谜面。再想想”
老朱出声说道。对朱标的答案并不满意。对朱标的吹捧也不在意。
用后世的话讲。老朱就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朱标能透过表象看本质,他才会高兴。
朱标想了一会儿,有些不确定的说
“莫不是小弟献策之功?”
“头功的确是明己!献策?算不能尽算!”
老朱出声说道。朱标又想了几个答案,不过都被自己否定了。直接问起了老朱
“请父皇教诲”
老朱笑了笑。对朱标说道
“标儿。明己有句话说的很好。看问题好比郎中问诊。找出病因!才能根治!看事物也要学会透过表象看本质!
献策的确是明己的功劳。不过这只是一个计策。是否采纳还是咱说了算!做这事也得是咱!献策自然重要,实施也同样重要!凭此不能算是头功!”
再好的计策,没有实施人也只是空谈。合则成,分则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都重要。
老朱能把刘基这等奇才收入彀中,并能驱使。用人用策自然没得说。他也是一个很自信的人
不会因为别人比他智慧而不满。他只要能用人就行。皇者御人。老朱又行霸道,用不了那就都别用。天下没有聪明人了,他不就是聪明人了嘛。计策再好对他而言仅仅是计策!
老朱让朱标消化了一会儿才继续说道
“这次大明无恙,最根本的原因便是粮食充足!解决粮食的便是明己。大明虽有高产马铃薯,眼下确是推广期。所获粮食均由朝廷征收,充作粮种发散各地。
民间有粮,却无多少粮可征。此次赈灾朝廷购买的粮食,大部分来自那小子筹建的皇家商会。让咱高兴的是,他们平衡粮价。打压不法粮商。
温江赈灾,镇江捐粮,官府购粮,海外运粮。没伸手向咱要一粒粮食。
那小兔崽子这事办得还算漂亮!”
老朱简单的分析了一下。商会此次的动作让老朱有了想法。对着朱标说道
“标儿,给各州府下道旨意。命各州府着手修建粮仓,由官府平价收购民间余粮。以备不时之需。”
商会稳定粮价的动作,让老朱想起明己的话。
国家应存有储备粮,稳定粮价。避免大明粮食过剩引发的粮贱伤农。打击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能用作战略储备,应对突发情况。
年年天灾,让老朱有些不敢相信大明会出现粮食过剩。如今的天灾让老朱看见了希望。
大明施行田税,这几年为推广马铃薯。百姓多以土豆和铜钱纳税。朝廷又会当做粮种分发下去。导致朝廷无粮有钱的情况。
此次赈灾才会在民间收粮。耽误不少时间。幸运的是皇家商会一直在稳定粮价。土豆种植区域的余粮,也会由商会收购。
商会不可能遍布大明,力有所不逮。且资源分配不均。商会负责了朝廷职能,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老朱带来了危机。
粮价由私人掌控,对大明可不是好事。商会控粮,能动摇社稷安危。老朱不懂经济,作为皇帝的政治嗅觉还是有的。
便有了各州储粮,从而取缔商会。保障粮价,为国储粮。大明从此算是有了明储粮。
皇权至高,也是自私的。能动摇国本的东西,老朱自然愿意把这个机构交给朝堂。这事也只能落在朱标头上了。
“是,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