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这时候叶父有事叫他,叶瑜过去就听到叶父拧眉说:“我跟叶童生商议过后,一致认为官吏还是自行任命为好,你提出的选举有些不合适。”
叶瑜不着痕迹地叹口气,他也知道如今是不适用选举制的,毕竟他们村只有两三百人,人数少的同时家家户户联系也很紧密,要是进行选举很容易出现包庇的情况,像是送礼威胁之类的手段就屡见不鲜。
但是他提出来就是为了能在他们心底留下个影儿,等日后人多了,慢慢就可以开始过度,虽然不一定有多么民主,但总比纯粹的封建制度要好。
因此他对叶父说:“也是,是我欠考虑了。”
叶父闻言拍拍他的肩,转移话题道:“城池的名字倒是可以使用这种方式,你念得书多,有没有什么好的提议?”
叶瑜沉吟半晌,才郑重地说:“唯冀望二字。”
冀、望都有希望的意思,叶瑜唯愿日后人人常怀希望,不要轻言放弃。
叶父重复了两遍这个词,然后拍手赞道:“果然是个好寓意。”
他俩聊完这件事,叶瑜就准备去帮叶母洗碗,结果过去时才知道褚绪风已经帮她洗完了,碗筷已经被放回原处。
褚绪风见他过来,便用手巾擦干手,笑着说:“我给你按按脖颈?”
“好啊。”叶瑜欣然接受。
紧接着他趴在床上露出脖颈,闭上眼睛后只能感觉到褚绪风微凉的双手带着恰到好处的力道从脖颈一路按到肩膀,很快就缓解了他因为低头产生的酸痛。
“舒服吗?”褚绪风问他。
“舒服。”叶瑜刚点了一下头,就被他给阻止了。
“先别动,再按半刻钟即可。”
半刻钟过去之后,叶瑜已经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若不是还惦记着刷牙这件事,他怕是早就睡着了,就算如此,他也是被褚绪风叫醒的。
第122章田地
其实村子里人口并不多,之前叶瑜从韩副手那里得知,如今每一座城的人口都算不上多,就算是他所在的晨辉城已经称得上是南方最大的一座城镇,常驻人口也不过只有一万多人,其他小些的就更不用说了,从几百到几千人都有。
叶瑜思忖道,要说人口最多的,应该要属望祀城和靖边城,前者吸纳了京城附近的人口,不管是流民还是小的村落聚居者都愿意住进望祀城里,毕竟一座城镇给人的安全感是小地方难以比拟的。
而后者则是因为靖边城是一座典型的边城,兵民结合,服从性极高,因此在天灾之后产生的动荡并不严重,再加上褚将军手下士兵众多,他在靖边城极具威信,如此一来,靖边城原本的城民就不少,据褚绪风所说,至少有三万人。
想到这儿,叶瑜正在写字的手顿了顿,说起来大昭国的人口实在算不得多,他曾经看过卷宗,知道整个大昭国的人口加起来也才堪堪破亿,如今怕是更少了。
叶瑜把这些事记录完就收笔了,他有写日记的习惯,厚厚一本上除了每日记录以外,还有各种平日里乍现的灵光,日记本上每一页都用胶粘着突出来的书签,上面写着这一页的主要内容,日后要是想看,直接找书签翻到那一页即可。
他把日记本放好,刚出门就听见叶母和叶大嫂的聊天声。
“我觉得叶城这名就挺好的,非常简单易懂,咱们原来叫叶家村,现在叫叶城岂不是正好!”叶大嫂边说边干活。
叶母想了想说:“叶城是挺好的,但是咱们村可不只有姓叶的,还有许多旁姓人,像是沈家和王家人就不少,连带着嫡支和旁支加在一起也算是村里的中流砥柱,他们怕是不愿意叫叶城。”
“倒也是,那就咱宝哥儿取的冀望城也不错。”叶大嫂看到叶瑜走进来,便乐呵呵地说。
叶瑜礼貌的打声招呼,然后坐到凳子上帮他娘揉面,“看村里人有没有其他想法,反正只是个名字而已,不管是什么都差不多。”
他说完又问道:“这是准备做粘豆包?”
叶母应道:“是啊,正好家里还有些黄米面和苞米面,索性我就做点粘豆包吃。”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用种田打败天灾》120-130(第315页)
粘豆包做起来简单,叶母做的时候还跟叶瑜讲了个习俗,“其实也不算习俗,你当故事听听就行,以前都说选择发面人就要选家里相貌好、性格温和的人,说是这样的人发出来的面做好,吃起来甜丝丝的。”
叶瑜听得认真,于是笑道:“那您做的粘豆包一定最好吃。”
叶母闻言看他一眼,没忍住也笑了起来,还拿食指点点他的额头,“你个鬼灵精,跟你爹一样嘴甜。”
此时叶瑜在帮她搅拌豆沙馅,“哪有,我和爹明明说的都是实话。”
做好的粘豆包在外边冻上一宿就冻得硬邦邦的了,叶母还特地捡了一些送到老宅,家里老人孩子都爱这个味。
吃的时候在锅里热透,粘豆包就变得软塌塌糯唧唧,往装着黄豆面的碗里一滚就能吃了,叶瑜吃的时候被烫得直吸气,不过是真好吃,糖放得多,但一点都不腻,沾着黄豆面他一口气能吃两三个。
这样平淡的日子大概过了半个月,他们终于把城池的名字确定了,不出叶瑜所料,果然是冀望二字突出重围,成为了日后城池的名字。
其实一共也没几个名字参与竞选,叶城、冀望城、明珠城、丰收城,就这四个,其中冀望的支持率占了一半,叶城和丰收各占五分之一,剩下的才是明珠。
叶瑜倒是觉得丰收城这名字挺好的,寓意也好,不过最后还是冀望城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