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线不够丰满,略显单薄。”
落水之人,潜意识就是要抓住每一根可以够得到的稻草。
李大伟和李明互相对视一眼。
李大伟非常不确定地说:“好像是有一点点这个意思。”
见此情景,石月河称热打铁道:“你们看,咱们的剧本中不缺乏矛盾和冲突,但缺乏什么?层次!缺乏矛盾冲突的层次感。所有的冲突虽不雷同,但具有同质化的倾向,文明与愚昧,进步与落后,新生事物和因循守旧,是不是这个感觉。”
石月河为了给文承敏弄个角色也是拼了。
李明眨巴了两下眼睛,深表赞同:“还真是啊。虽然都突出的主线,但是弱化了整体,是这个意思。”
“这个责任在我,原著毕竟只是小说,更多的是强调了主题,但到我们依据原著改编的电影里,这个问题的凸显出来了。”
石月河首先把责任拦在自己身上,这也附和人们对于脱罪的心理需要。
他从小说原著开始分析:
“小说中,所有冲突都是属于同一文化背景和人文环境,没有考虑不同文化背景冲突的因素,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只见点与线,从而缺乏立体感,这也是我们觉得缺乏层次感的原因。
在小说这种以文字为主题的艺术形式中,这一问题相对而言并不突出,但到了电影这种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的多维艺术表达方式中,层次的问题就被凸显和放大。”
两个李老师已经被石月河侃晕了,到底谁是老师谁是学生,达者为先,也不算问题。
石月河向下一个层面引申:
"刚才,忽然脑子里想起文承敏求着我,想跟着咱们剧组,一下子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两位老师看看是否可行。
我们是不是可以在电影里加入城市下乡知青这样的角色。
一方面,可以使得城镇的电影观众更有代入感,能够感同身受。再一个方面,从知青身上,可以引申出勇敢与怯懦、娇气和耐劳这样的戏剧冲突,还可以通过翻转,强化冲突。
最后一个不是很重要,就是加入上山下乡这一事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不过,我们不能把这个角色定义为对立面,而应该是通过角色翻转,实现其喜剧价值和引导方向。"
石月河一口气不啦不啦夹棍带枪说了一大堆,又回转回来说: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很不成熟的想法,我也不确定是不是能行。
假如可以的话,好像工作量不是太大。
我觉得改动一两幕场景就可以,替换原来的一个不重要的配角和一两个群演,再修改或者添加不多的台词,应该差不多。
两位老师你们怎么看?”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