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早朝事宜已经商榷完毕,晋帝方想下令退朝,殿门外忽就传来了隆隆的击鼓声。
这面登闻鼓就设置在长阶之下,专供宫里的人告御状之用,一旦敲响,那就是大事儿。
于是,文武百官交头接耳,面露好奇,一时间,轻松的气氛又紧张了起来。
晋帝放远视线,沉声道:“是何人击鼓?”
“陛下,”殿前内侍迈步而入,“是兵部尚书,杨荀,杨大人!”
包括晋帝在内的许多人,这才发现兵部尚书并未在朝臣之列。
晋帝看了眼杨轩,只见青年面色沉静,与往常无异,瞧不出端倪,萧煜也瞟了一眼,心里已然明白了什么。
不多时,只见杨荀走了进来,所有人的视线都聚集到了此处。
只见他一手端着乌纱帽,另一手持了卷文书,神色庄严肃穆,脊背笔挺,从头到脚都带着青松般凛然的气势。
来到玉阶前,杨荀双膝跪地,放下乌纱帽,他将那卷文书高举过头顶——
“陛下,此乃江南百名学子呈上来的联名诉状,臣想恳请陛下重查枫亭诗案!”
他声音低沉醇厚,掷地有声,蓦就让现场炸开了锅。
何人不知,枫亭诗案乃本朝最大的文字狱,若是真有冤情,只怕会在朝中上下掀起巨浪来。
不知情的人议论纷纷。
而姚国公等人已经僵住了,惊愕但又刻意压制的目光,直直地落在杨荀身上……
下朝后,杨轩被唤去了养心殿。
放下手中的联名诉状,晋帝揣测道:“你们父子如此,可是为了小六?”
“若是大动干戈,最后却翻不了案,那么杨荀这就是助纣为虐,藐视圣威,”出于对亲家的担忧,晋帝耐着性子把丑话说在前头,“后果有多严重,你们应当明白。”
杨轩神情无波,从衣襟内取出一本册子,递上前道:“此乃臣亲手所拟,圣上看完,便会明了。”
姚家、沈家、陆家,犯的那些事儿,册子上全都写明白了,而杨轩所掌握的罪证,也由秦远送了过来,至于更多的,只要对方入了诏狱,定是能审个一清二楚的。
这一桩桩、一件件,可都是在剜晋帝的心窝子,他怒不可遏,胡须颤抖,拍案道:“反了,当真是反了!”
杨轩垂首,拱手道:“请圣上定夺!”
晋帝将那面同玉玺放在一处的虎符取了出来,让何元递给杨轩。
“去吧,”有虎符在手,才可号令禁军,“将这些乱臣贼子,全都给朕押送诏狱!”
杨轩接过,紧紧地握在了掌心里。
可罪不及外嫁女,哪怕姚家倒了,姚贵妃仍旧可以安然无恙。
于是杨轩再次抬头,正色道:“臣还有一事要禀明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