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开局流放厨艺在手天下我有 狂炸小肉丸 > 第三十九章 蘸酱鱼丸(第1页)

第三十九章 蘸酱鱼丸(第1页)

码头附近有大河,大河尽头又是海域。即便是这个时节,也不算缺少河鲜海鲜。但那草鱼的价格还是让宋玉枝挺惊讶的,都不是称斤两卖的,而是按条。大条的有三五斤重,才卖十五文钱。而且还都是活着的,在水桶里游的正欢,抓出来也是活蹦乱跳的。宋玉枝看鱼新鲜,便花了三十文钱买了两条。这种低廉的价格,摊档上是不提供杀鱼刮鳞服务的。但这种活计在宋玉枝眼里实在不算什么,她就跟摊主要了一些水,把鱼养在了推车上的木盆里。她推着推车回到清水巷的时候,还没到午饭的时辰。时下普通百姓都是一日两餐,清水巷一带的居民即便条件比别家好些,午饭时一般也都吃的十分简单。不少妇人依旧在巷子口晒被褥、做针线、嗑瓜子聊天。看着宋玉枝回来,众人停下话茬,围了上去。“你家这是又要做啥好吃的?”“张家嫂子前头可说了,你给他们家送的吃食把他家三个吃惯了肉的小崽子都降服了!”“对啊,我们几家的猴崽子也不比张家的孩子好多少,也是挑嘴的很,常见的吃食碰都不碰!我们不白要,该给多少银钱就是多少哈!”不怪一众街坊四邻热情过头,实在是前头几日宋玉枝做的吃食太香,香过头了,把大家的馋虫都给勾出来了。大人倒还好说,馋劲儿忍忍就过了,各家的小孩忍不了,天天搁家闹呢!闹得还大同小异的,说大人不肯给他们买就算了,好歹让他们知道到底是啥那么香啊!省的连做梦都不知道该梦什么!偏这几日宋玉枝都待在家里闭门不出,她们之中有人上门打听询问她怎么不出摊?周氏也只说她累坏了,得好好歇几日,旁的自己并不清楚之类的,给挡了回去。宋玉枝两天没进项了,可太难受了!而且她这两日还确实有个计划——前头周氏说了,准备做些缝补的活计来帮补家用。针线上头并不方便支摊子,现下又住在民居里,又不像前头似的住在客栈,可以直接在大堂接活计。客户群也有差别,客栈里头的人是出门在外有所不便,所以愿意花那几文钱。民居附近,各家的妇人都会一点针线,一般不会另花银钱缝补衣服。能出钱请人缝补的衣裳自然是怕补坏了的好衣裳,自家跟脚浅,不想熟的客人很难放心把值钱的衣裳交到自家。宋玉枝有心想和左邻右舍进一步打好关系,让对方帮着介绍针线上头的生意,就笑着应道:“前头做的是卤下水,后头做的是船上人家的干粮,口味都重,不好克化,不大适合年纪小的孩子们吃。今儿个本只准备做个鱼头豆腐汤,但是看见鱼好,我买了一点。您几家的孩子若是想吃,我做个鱼菜可好?”几个妇人对视一眼,这会儿倒是谁都没有吱声了。鱼肉价贱,这是丰州城的人都知道的。而且鱼还很难做的好吃。像她们平时在家里熬鱼汤,孩子们肯喝汤就不错了,根本不肯碰鱼肉。而若是红烧,口味倒是好了,但那么多刺,吃起来也怪让人不放心的。看众人没说话,宋玉枝说没关系,“反正我先做了,到时候几位婶婶、嫂子看过闻过再……”“啥到不到时候的?!”一道带着笑的声音传来,张大婶也抱着被褥过了来,捧场道:“你连猪下水都能做的那么好吃,只香不臭,一点鱼腥味算啥?我家那个三个崽子就等着你下厨呢,甭管做的什么,我家都得定上!晚了可就没有了!”张大婶是远近闻名的厚道人,这话一说,大伙儿纷纷应和:“那我家也定上。”“我家也是!”宋玉枝笑着看了张大婶一眼,立刻回了家。周氏习惯白天在院子里做针线。家里的被褥缝制完之后,还剩了一些布头和棉花,周氏正在给宋玉枝缝手套和帽子。听到了外头的说话声,宋知远已经开始熟门熟路地拾柴火,准备生火,周氏也搁了针线起身准备帮忙。“娘别沾手了,就做两个菜,有弟弟帮我弄火,我一手一脚马上就能做完。您帮我把推车擦擦就成。”宋玉枝说着就端起装鱼的盆子进了灶房。邻居们的担心其实她都知道,小孩子的嗅觉和味觉远比大人敏锐,稍微一点腥味,他们都是受不了的。而且鱼刺也确实对小孩子很不友好。自家熬鱼头豆腐汤的计划不变,她准备再做一个手打鱼丸卖给街坊。宋玉枝先把鱼杀了,开膛破肚取出内脏,刮去鳞片,再把鱼皮和背上的红肉都去了,剔出鱼肉。然后用擀面杖敲打鱼肉去掉鱼刺,敲打完她又用竹签子仔细挑了一回。此时鱼肉已经变成了肉糜,宋玉枝放了蛋清和淀粉不停搅拌,最后用鱼肉拿出来摔打到有弹性,捏成鱼丸。宋知远就爱看她搓包子、捏丸子的,自家姐姐每次下手都跟手上带着秤似的,每一个做出来都大小一致,白白滚滚,光是看着就讨人喜欢。宋玉枝捏好丸子,灶上已经在煮鱼头汤,做好后便顺势把一部分丸子放进去一道煮了。而后才开始调制酱汁。小孩子都喜欢酸酸甜甜的东西,要搁现代,宋玉枝弄个番茄酱就行。但番茄这种外邦来的东西,现在的价格还在天上,没走进千家万户。宋玉枝就用中餐里的糖醋排骨的手法,先炒糖色,而后加入盐和陈醋,熬出了一些黑色的糖醋酱。这酱一炒出来,又酸又甜,光是闻着就让人大咽口水!尤其是对这个时代的孩子来说,吃几块饴糖都是不常有的好事情了,哪里闻到过这种酸甜浓郁的香味?!别家的孩子就不说了,连向来极能忍耐的宋知远都直接守在了锅边上,不舍得挪眼!宋玉枝用筷子叉了两个鱼丸,蘸了糖醋酱投喂给弟弟,看着他吃的腮帮子鼓鼓的,眼睛都眯起来了。而后才把鱼丸和酱汁端出灶房。此时宋家小院的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排在最前头的,就是张大嫂和她家的三个猴崽子,而且张大嫂格外妥帖,想着宋家的碗碟可能不够,所以干脆让三个孩子一人带了一副碗筷来。两条鱼加起来十斤左右,却能做出来三四十大碗鱼丸!鱼丸吸水膨胀,宋玉枝这头还只煮了一半,已经是满满一桶。她先给张家的三个孩子打了三碗,再让张大嫂回家去取小碟子,来分糖醋酱。那鱼汤熬的奶白奶白的,一点都不腥气,三个皮猴儿端到手,先一人呼噜了半碗汤,而后眼睛发亮,齐齐地夸赞道:“好喝!一点不腥!”“我再也不说鱼难吃了!我要天天吃鱼!”这时候张大婶拿着三个小碟子过来了,宋玉枝再给每个小碟子里放上一碟糖醋酱,让他们用鱼丸蘸酱吃。三个皮猴看到旁边的宋知远在吃筷子上串着的鱼丸,便也有样学样,用筷子把鱼丸串成串儿,然后蘸酱吃!那鱼丸白白胖胖的,弹牙嫩滑,鲜美多汁,空口吃都一点不觉得寡淡,更别说配上那又酸又甜、口感独特的蘸酱,三个孩子这时连话都顾不上说,一口一个鱼丸吃得和宋知远一样,眼睛直眯!“多少银钱一碗?快给我们来一碗!”“对对,我家刚刚也是定了的!”三十文钱的鱼,做出来了将近四十碗鱼丸,即便其中搁了一些鸡蛋和淀粉,一碗的成本也没超过两文钱。宋玉枝也不要多,一份只收人三文钱,但糖醋酱得另外收钱——糖实在贵,都赶上棉花的价格了,一斤要六十多文钱。这糖醋酱是照着孩子口味做的,糖搁的只多不少。所以小小一碟子蘸酱也要一文钱。加起来也就是四文钱一份,还能得一大碗热鱼汤,对清水巷一代的百姓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宋玉枝让周氏来帮自己收钱,她来打鱼丸和分酱。很快一大桶就卖了个干净!至于提前没预定的也不打紧,她还剩下一些没煮的,按着个数卖,同样是三文钱一份,只是得回家自己煮。但好处是每份比煮好的多一个,而且做好的鱼丸在冬日里很耐放,就算留到腊月里吃也不是问题!毫不意外,没煮的那些同样销售一空。几十文钱利润进账,几日没开张的时候宋玉枝笑得眉眼弯弯。正好有住的稍远一些,没买上鱼丸的邻居懊悔无比,上来打听道:“小哥家啥时候再做这种不常见的吃食?多做一些,也顾一顾我们这些远处的街坊呗!我家孙子也正嘴馋呢!”宋玉枝顺势就道:“平时我都在忙外头的买卖,不一定什么时候做些旁的。这样吧,大娘可以跟我娘多走动,这样也就不怕下回买不到了。”顺理成章的,街坊四邻的妇人都围到了周氏身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