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制组需要人担任植物部分的拍摄顾问,植物分类学者是最适合的。他们辗转联系到了分类学泰斗周英澍院士,请他做推荐。周教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远在美国的向斐然。
“要上镜,当然是斐然最合适。”周教授调侃,“不过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哦,忘了介绍,他是我以前的学生,现在在哥大攻读博士。”
能得院士青眼相加并被认领称一句“学生”,足见他对他的重视和认可。
摄制组笑道:“只是顾问,倒没有出镜的任务,劳烦您给问问?”
周英澍算着时差,亲自给向斐然去了通电话,又给tryon教授致电,才算是把向斐然的时间预约出来。
他有私心,想让向斐然回国发展,而不是像很多留洋人才一样,顺理成章地拿绿卡、永居。
自然,要论做学术的环境,国外可能更适合向斐然的性格,但周英澍舍不得。为他牵桥搭线,逼他做一些不得已的登台露面,是周院士的小小把戏。
有他亲自开口,tryon教授也不可能不放人,趁机谈了两项数据支持后,爽快地松口。
为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众普及度,摄制组每一集都邀请了不同的明星嘉宾做主讲。负责高山植物那一期的,是一个十分当红的流量女星,向斐然对她的印象并不深,只记得当时整个录制组都住在村子里,唯独她的团队睡在了国家公园外的豪华度假村。
她的排场很大,带了三个助理和一个专职司机,但本人很客气,凡张口必称老师。见到扎西,叫扎西老师,见到旺姆,叫旺姆老师,把两人叫得抓耳挠腮连连摆手。不过对于“旺姆老师”给她泡的茶、做的晚饭,她谨慎地浅尝辄止。
执行经纪对节目组的生活纸片提要求时,向斐然也在一旁。
“我们谭老师出道早,娇气惯了,吃住行都有固定的要求,否则就会焦虑得哮喘、起湿疹、抑郁。”
“虽然每天花四个小时进山很久,但山路崎岖,安全第一,睡得不好又会水肿,上镜拍起来不好看,粉丝会闹。”
“剧组老师们多等一会也没事,毕竟谭谭的状态决定了咱们最后的效果和流量。”
向斐然对这位明星及其团队的印象业已模糊,经扎西一提,反倒鲜明起来——在商明宝的衬托下。
他其实已经做好了商明宝半途而废、进村而返、或撒娇耍赖躲掉行程的准备。但她甚至都没有提过要骑一下骡子。
扎西将下载至后台的纪录片点开给商明宝看,尤其强调这一集里有他的出境。
商明宝目不转睛地看着,十几分钟后,问向斐然:“怎么没你的镜头?”
向斐然:“这是另外的价钱。”
“……”
其实当时见了本尊后,摄制组就后悔了,因为这张脸很显然是现成的热点。制片人隐晦地改口,说顾问老师也可以上镜,但眼前这个长相清绝气质冷淡的年轻人一本正经地说自己有某种恐惧症,在摄像机前会变成哑巴。
扎西帮腔:“向博说不就不,谁劝都没用。那个老板还问呢,要不要帮他做什么账号。”
扎西通红的脸颊笑起来总有股淳朴又狡黠的赖皮感:“向老师,你把她名片丢了,我看到了。”
向斐然没说那经纪人后来不知道从哪要来了他的私人联系方式,软硬兼施劝他许久,直到被他拉黑。
“要是出道,可以赚好多钱呢。”商明宝若有所思地说,“赚了钱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向斐然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做喜欢的事不需要有钱,只需要有心。如果一件爱好或兴趣需要很多钱后才能启动,那说明你喜欢的其实是赚钱,它只是你对有钱生活的描述之一。”
商明宝心底震了一下。她不应该是向斐然这句话的受众群体,她永远不会缺钱,但她听懂了。
·
内务已在天黑前整理好,吃完饭后,扎西直接躺回去睡觉,商明宝则陪着向斐然在工作帐篷里处理标本。
彼此相对着整理植物形态、压制、收录标签、将语音信息记录为文字的过程漫长枯燥,但商明宝不觉得累,不知不觉便至九点,回过神来时才觉肩膀酸痛。
从这顶帐篷出来,天空银河倒悬,风冰凉。向斐然驻足,仰望片刻。
向斐然,今夜星空,有人陪你一起抬头。
帐篷上已沾露水,随着掀开的动静而滑下水滴,无声没入草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