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生景泰帝的 > 第21章 莫名其妙的差事(第1页)

第21章 莫名其妙的差事(第1页)

其实作为一个闲散的王爷,朱祁钰本来不应该议论朝政。

大明那么大,朝堂上人才济济,六部、六科、五寺再加上御史台,朝廷官员数以百计,更别提在南京还有一套。

虽说人多瞎捣乱,但是明初的时候,朝廷官员还是能做事的,不像明末那群东林党,对内天下无敌,对外无能为力,平时素手谈心性,不过临事一死也没报君王,而是老老实实的降了李自成,然后又投降满清,可谓是三姓家奴。

目前朝中大员基本上都是成祖宣宗培养起来的,能力没的说,即使本朝王振崛起,但也只是提拔了一部分自己人,朝中绝大多数官员都属于中立派或者文官集团,而不是阉党,这也是虽然大明内忧外患不断,但是仍然能大体保持稳定的原因之一。

不过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未来人,朱祁钰还是有点忍不住。

对于他来说,现在身边的人基本上都属于古人范畴,评论一下也是无妨。

但是对于谭裕和陈韶来说,这个话题就有些过了,容易给家中惹祸。

三人喝完酒散席,各自回家没多久,锦衣卫北镇抚司中,一个锦衣校尉便把朱祁钰的话转述给了马顺。

马大人听完下属的汇报,心里想了想,笑道:“郕王还真是敢说啊!他有没有提到其他的事情。”

下属答道:“回大人,郕王殿下只提到了陛下可能亲征,并列举了一些理由,没有说其他的事情。”

马顺点点头,道:“好了,郕王只是忧心陛下,这件事就这样吧,不用再提了。”

下属领命,躬身行礼退下。

待下属离开,马顺用手指敲着桌子,默默地想了一会,旋即摇摇头,不再管它。

次日,早朝。

蒙古人入寇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朝廷内外,各部官员都已经知道,因此,今天朝会的核心内容便是朝议如何应对此事。

其他的琐事议论完毕,兵部尚书邝埜出班启奏道:“禀陛下,偏头关都指挥使杜忠上奏,瓦剌袭扰偏头关,来势甚众,目前偏头关守备力量不足,请陛下速派援军,以保大明疆土。”

王振指示小黄门去接过奏折,转身交给皇帝御览。

英宗皇帝坐在龙椅上接过奏折,看了几眼,问道:“邝爱卿有何高见?”

兵部尚书邝埜躬身答道:“当是速派援军前往。”

英宗皇帝点点头,却转头问向王振:“司礼监是个什么意思?”

王振躬身答道:“回禀陛下,司礼监也是一样的意见。”

英宗赞许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夸奖,继续问道:“那你说说,派遣多少援军为好?”

王振看到了英宗眼里的赞许,精神顿时大振,但是他虽然在外人面前嚣张,不过在皇帝面前一直很谦逊,因此答道:“回禀陛下,此乃兵事,老奴一个内官,并不太懂这些事,还请陛下恕罪。”

英宗看着他的眼神更是欣慰,笑道:“好。”

然后回过头问邝埜道:“兵部是什么意见?”

邝埜立刻回答道:“回陛下,偏头关守军原本就要换防,新军已经在去偏头关的路上,不日即将抵达,兵部的意见是,令原班兵卒继续守备即可,两班将士加起来已经过万,守备偏头关绰绰有余。”

英宗点点头:“两卫军士应该是够了。”

旋即下令道:“传令宣府、大同诸卫,严加防守,勿使蒙元余孽进关一人。”

邝埜答道:“遵旨。”

户部尚书陈循出班启奏道:“启奏陛下,宣府总兵朱谦上奏,鞑子来犯,宣府粮草仅够一月,目前储备不足,请求朝廷下旨补充。”

英宗看了他一眼,问道:“那户部是什么意见?”

户部尚书陈循答道:“户部的意见是,草料由各边堡自行解决即可,国库空虚,如今秋税还未收齐,可以命山西布政司及顺天、保定等七府的秋收粮食除去口粮外悉数送去宣府大同,以抵今年赋税。”

英宗再次点头,转身问王振:“司礼监呢?”

王振眼睛一转答道:“今年年景好,北方粮食大熟,山西及顺天七府的粮食应该足以保证宣府大同军用,司礼监对此无异议,然由各府自行送抵过于麻烦,不如让郕王爷的京东物流去各地接收,一起送过去为好。”

英宗听了,微微一笑,道:“这个主意不错,朕也是听说过皇弟的买卖。”

王振笑道:“陛下英明,其实自从郕王殿下的买卖做起来之后,京城的货物明显多了起来,物价下降了一成,百姓安居乐业,全是托大明皇家恩典,此事锦衣卫已写成奏折,老奴正打算上奏给陛下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