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微微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马潮轻不是已经向朝廷投诚了么?”
鬼子六压低声音回答道:“太后明鉴,此人表面上虽已投诚,但实际上却是别有用心。他这么做无非是想借此转移咱们的注意力,背地里依旧贼心不死,暗中操纵着各方势力继续反叛我大清王朝。”
太后闻言顿时怒火中烧,拍案而起怒斥道:“朝廷对待这些农民可谓仁至义尽,从未亏待过他们半分!可为何叛匪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呢?”
面对太后的质问,鬼子六吓得浑身一颤,哪里还敢多言半句。
毕竟当下的局势错综复杂,其中的内情又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
而他深知自己所处的位置敏感,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只能紧闭双唇,低头不语。
在各方势力都猜测的时候,马岱微微一笑对着刘荣道:‘‘刘大人真的厉害,一首诗直接将各方势力的目光转移了,尤其是清廷的目光’’
马岱的话音刚落,刘荣便轻轻摆了摆手,他的脸上带着一丝谦逊的笑容,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得意的光芒。
他缓缓说道:“元首过誉了,我不过是借用了诗词之力,稍作引导罢了,在这动荡的时代,每个人的目光都如同利剑,稍有不慎便会被刺得千疮百孔,清廷的目光,更是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让人不敢放松。”
马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敬佩。
他知道,刘荣并非只是在谦虚。这首诗,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深意。
它不仅巧妙地转移了各方势力的注意力,更为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增添了一层迷雾。
在这乱世之中,能够如此游刃有余地操控局势,刘荣的智慧和手段,的确非凡。
“不过,马将军,你也知道,这样的转移只是暂时的。”
刘荣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清廷的目光虽然暂时被引开,但他们绝不会就此罢休。我们还需更加小心,切不可掉以轻心,只有手里刀枪才是最稳妥的”
马岱点头,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在这权力的游戏中,每一刻的放松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他沉声说道:“是啊,枪杆子是武力的保证,但是笔杆子也有他的用处。只是,我们何时才能革命成功,摆脱这些无形的束缚,真正地自由一回呢?”
刘荣沉默了片刻,他的目光似乎穿过了厚重的宫墙,投向了远方。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元首,这世间的自由,往往是在束缚中寻找的,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斗争和挑战中,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或许,那一天,并不会太远。”
喜欢清末起义恩仇录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清末起义恩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