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苏轼最著名的二十首宋词 > 第24章(第1页)

第24章(第1页)

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①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②。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③。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注释】

①汴京:本北宋首都,这时是金国首都。赐宴:这里指招待南宋使臣的宴会。《金史·交聘表》:“大定十三年三月癸巳朔,宋遣试礼部尚书韩元吉,利州观察使郑裔兴等贺万春节。”按宋孝宗乾道九年为金世宗大定十三年,韩元吉此词当作于本年(1172)。教坊乐:唐代开始设置“教坊”,是专管宫廷中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以及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的官署,宋代亦有教坊。这里的教坊乐指原属北宋宫廷的音乐。

②凝碧旧池头:凝碧池在唐东都洛阳神都苑内。《唐两京城坊考》卷五说:“苑内最东者凝碧池……禄山入东都,宴其群臣于凝碧池。”《明皇杂录》:“天宝末,禄山陷西京,大会凝碧池,梨园子弟,欷歔泣下。乐工雷海青掷乐器西向大恸。王维陷贼中,潜赋诗云:‘秋槐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宋时汴京亦有凝碧池,辛弃疾《声声慢》词小序中指出:“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③梨园:唐玄宗时乐队演奏的地方。唐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称梨园弟子。见《唐书·礼乐志》。这两句是说听到当年梨园弟子的演奏,禁不住自伤年华老去。

【简说】

在沦陷将近半世纪的旧都汴京,作者以南宋使臣身份参加了金国的宴会,席间听到北宋宫廷旧教坊弟子的演奏,想起安史乱时乐工雷海青在凝碧池头大骂安禄山而的史事,不禁万感交集。这时正值北地三月,杏花带愁开。往日水流潺潺的御沟,如今已干枯无声,似乎是在倾听那暗伤亡国的呜咽。袁去华(二首)

袁去华,字宣卿,奉新(今江西县名)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曾任善化县(今湖南长沙市)知县,因反对郡守于荒年向百姓征赋而被谪为醴陵(今湖南县名)县丞(县令的辅佐),后又知石首县(今湖北县名)。他学问渊博,文笔精健,尤长于词赋。有《袁宣卿词》一卷。

安公子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①。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见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益②。庾信愁如许。为谁都著眉端聚。独立东风弹泪跟,寄烟波东去③。念永昼④春闲,人倦如何度。闲傍枕、百啭黄鹂语。唤觉来厌厌⑤,残照依然花益。

【注释】

①这四句写早春风光,嫩黄的柳丝中传出阵阵鸦啼,风雨过后,春寒料峭觉衣单。

②人人:指作者爱人。哀弦危柱:指乐器上的弦和支柱。这五句先问归燕有否见到他的爱人,继而又想象她的住处一定是窗户紧闭,屋里灰尘堆聚在她弹过的残破乐器上。这是指人去楼空。

③庾信曾作《愁赋》。见姜夔《齐天乐》注⑧。这四句自问为谁愁上眉端?又因无法解除愁怀,只好请流水带走相思之意。

④永:长。永昼:即昼永,日长之意。

⑤厌厌:即恹恹,精神不振貌。

【简说】

本词内容是惜别伤离,在作者的词篇中有一定代表性。上片从景到人,向归燕打听暗示双方音问不通。下片由人到景,写自身相思之苦。结末以花坞残照衬托怀人心情。

作者还有一些词反映怀才不遏、报国无路的慨恨,风格与这类词不同。

剑器近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①。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

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②,寒喧,到了浑无定据③。断肠落日千山暮。

【注释】

①赖倩得:幸而请到。倩:请人帮助。

②烟波:烟雾笼罩着的江湖水面。

③浑无定据:完全没有什么一定可靠的依据。浑:完全。

【简说】

这首词是春深怀人之作。上片写夜雨淅沥,惊醒词人。词人担心花凋,但风吹雨停,海棠犹艳,不免暂感欣慰。这里已透出词人惜春之情。接着写恐春将归,莺啼燕语,愁与人同。这里把莺燕人格化,说它们的**鸣叫不是欢乐,而是愁诉,语意新巧,如此把恐春归去的愁绪写得细致入微。

下片写红日当午,绿阴爽人。词人酣睡初醒,但见柳絮飘飞,搅动愁绪,自觉也如寂寞无声的飞絮一样四处飘零。接着写所怀念之人,虽常有信来,但总是些寒喧之语,不提归期,难以欢聚,自不免相思之极而憔悴,而落泪,亟望他知,亟盼他来,以解僻居荒野之苦。其中“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句手法独特。词人极思故人,但不直写,却写暗洒清泪于烟波,让迷蒙缥缈的江水带去伤心之泪,让泪水江头会见故人,诉说他无限的思念。这样既写出了

二人难见的无可奈何,又写出了词人思念之深之苦之痛。结尾句以大写意之笔,挥洒出一幅红日西沉、千山暮霭的画面,词人断肠般的愁绪无边无际,没有了结之日。如此深愁,难道仅是怀故之情?“落日千山暮”不正是国运艰危、气息奄奄,难遭灭亡的写照吗?全词写景思人,语调凄婉。陆游(十一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由于北方金统治者南侵,陆游从小过着逃难的生活。他早年受到家庭的爱国思想教育,曾立下从军杀敌的壮志。三十岁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语触秦桧而被黜落。绍兴三十一年(1151),宋孝宗召见,并赐进士出身。乾道六年(1170)入蜀,后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办理军务,到过前线,扩大了视野,使他的诗词创作进入新的阶段,内容丰富多采。以后又任四川制置使范成大幕府参议官,因不拘礼法,被人认为“恃酒颓放”,故自号“放翁”。东归后,先后任地方官,不久罢归,退居二十年,恢复中原的意志始终不能实现。诗人怀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民族悲愤与世长辞。

陆游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诗歌近万首,但词作不多,现存共一百三十多首。词的风格多样,既有充满爱国思想感情的豪放之作,又有婉丽飘逸、感情深沉的词作。所著有《陆放翁全集》。

水调歌头多景楼

江左占形胜①,最数古徐州②。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③。鼓角临风悲壮④,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⑤。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⑥。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⑦,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⑧,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⑨。

【注释】

①江左:长江最下游的地方,即今江苏省等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