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朱元璋忙着摊丁入亩之事,已无力再起战事,正因如此,这些武将已许久没捞到仗打了。
既没仗打,自然无功劳可获,憋了这么久,终于捞到个战事,众将岂能不争不抢?
众将争扰不休,朱元璋却迟迟不肯表态,沉眉思虑片刻,他终是将目光对准徐达,问道:“天德,此事你怎么看?”
徐达毕竟是大明第一武将,兵武之事问他准不会错。
蹙眉想了片刻,徐达道:“臣觉得此事……另有蹊跷……”
“哦?”朱元璋眉头一扬。
徐达继续道:“这水东水西二部依附我大明后,上位对其深恩厚赐,还允他二部享受税赋自由,今日他们公然反叛,非但捞不到任何好处,反还会失去来自我大明的丰厚赏赐,如此有悖常理之事,我感觉另有内情!”
事实上,先前朱标就曾提过质疑,当时朱天子正值盛怒,未曾细想。
此刻再听徐达提起,他猛然惊醒:“你是说……此事另有人暗中诱唆?”
若非有人许以重利,这二部岂会舍弃大明的赏赐,转头反叛?
蹙眉稍作思虑,他将西南形势稍作整理,立马猜测道:“难不成……是云南的梁王在搞鬼?”
云南的情况素来复杂,即便是全盛时期的蒙元,也无法将其经营成铁板一块。
长久以来,这里一直是两股势力并存。
其一,便是占据昆明的梁王势力,早先蒙元征服大理国后,忽必烈便将大理国置为云南行省,封第五子忽哥赤为云南王。
之后,云南王一支便世代经营云南,而当下占据昆明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便是当初云南王的后代。
云南当地山峦迭密,水系发达,每隔几十里便是一处天然险隘,当地境况十分复杂,梁王这一支作为外地人,根本做不到独掌云南。
因此,他们不得不封大理国的段氏后裔为云南总管,与其共同管理云南。
而这段氏后裔世代盘踞大理,便是把控云南的第二支势力。
这两股势力既有合作,又有摩擦,彼此纷争不断,却又共同忠于元廷。
经过了百年纠缠,现如今大明现世,他们又成了阻碍明军攻克云南的劲敌。
这其中,大理偏西,距离川、贵两地和大明腹地稍远,而昆明偏东,距离川、贵等地较近。
要想进攻云南,要么走广西的桂滇古道直取大理,攻打段氏,但这样做并非良策,因为大理地处云南腹地,若是强行攻取,梁王势必会派兵去援。
毕竟唇亡齿寒,大理被拿下,梁王也无法独活。
孤军深入,以一敌二,实属不智。
徐达点头道:“上位如此拉拢水东、水西二部,不就是为了借道攻取云南吗?而梁王挑动这二部造反,就是想堵住这条要道,他是希望我大明放弃川贵入滇的打算,改由广西桂滇古道进攻大理,大理地势较深,我军一旦深入,便要遭遇大理段氏的反抗,到时候还会引来梁王的援兵!”
除了广西的桂滇古道外,要想进攻云南就只剩下走川贵直取昆明这条路了,而这条路显然更容易,毕竟,段氏和梁王的情况不同,唇亡齿寒的道理,于他们并不适用。
在蒙元占据云南前,段氏一直盘踞云南。
在段家人眼里,蒙元和大明,其实没什么区别。
无论是梁王还是大明,要想统治云南,都得和他们段氏合作,因此,即便大明攻占了云南,他段氏仍可安享富贵。
只要你大明军不直接打他的大理老巢,他才不会管梁王的死活呢!
朱元璋并非傻子,他早就看清了个中门道,因此制定了川贵入滇的战略路线,但这一战略路线,又一个最大的障碍,便是横亘在川、贵、滇三省交界处的乌蒙山脉。
这乌蒙群山地势险要,极难跨越,而梁王又在曲靖和乌撒陈兵二十万,以逸待劳。
即便明军跨过乌蒙山,也会遭遇这二十万雄兵的迎头通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