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
一声巨响惊天震地,然而天上却是万里无云,晴空一片,这一声惊雷,只在陆羽心中炸响。
姚广孝、燕王朱棣,这两个名字联系在一起,任谁都只能联想到一件事。
靖难,造反!
陆羽刚还庆幸,这一世不会再发生靖难,这会儿姚广孝便提出要见朱棣,他是要做什么?
难道冥冥之中,他和朱棣注定要绑到一起?
难道老天注定要让历史重演,再来一次靖难之役?
一时间,陆羽胸中波涛汹涌,万般思绪交织盘杂。
在原本的历史中,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选高僧侍诸王,为马皇后诵经荐福,姚广孝作为高僧被选派到了朱棣身边,
自那之后,这道衍和尚就摇身一变,成了朱棣身旁的谋士,青史留名的黑衣僧人宰相。
陆羽原想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历史,可看这道衍当下的行径,他仍是暗存青云之志。
此人心性不俗,他想结交朱棣,绝非存着安分守己的心思,多半,他还暗存反心,有意结交有为皇子,暗中积蓄力量,以达成其翻天覆地的想法!
既有这般猜测,陆羽的眼神立时变得冰冷,他凝视道衍,冷声道:“禅师乃是方外高人,本该出尘脱世,何不在庙中诵经念佛,却要去结交皇亲贵胄?”
道衍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僧每日诵经念佛,终有体悟,真正的佛,并非是在寺庙中诵经念出来的,而是在这世俗红尘之中,只有先入世再出世,方能真正明白佛理真道,才能体悟出何为天道!”
这话乍听起来似有禅理,若叫个不明内里的人听了,怕是要双手合十,高呼得道高僧了,可陆羽对道衍此人再了解不过,结合其后世经历,却有更清晰的理解。
道衍所求的天道,其实并非佛家所追求的超脱,相反,此人志存高远,沉迷执着于建功立业,恰恰与佛理中的无我无象背道而驰。
“大师为了你所谓的天道,即便尸横遍野,也在所不惜吗?”陆羽低下头去,深敛眼眸。
历史上的靖难,道衍可是起了最大的推动作用。
原本朱棣对于造反还心存犹豫,甚至还觉得建文帝是民心所向,难以奈何,而道衍再三劝谏,声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随后为了促成靖难,他又向朱棣举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三人合力“推演测算”,算出朱棣乃天道所向,这才有了后面的靖难。
本来,两人的谈话只局限在佛理天道间,陆羽莫名来了句“尸横遍野”,倒将话题扯远了。
而道衍一听陆羽话里生冷态度,却是面色骤变,陆羽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竟猜中他的心思。
道衍学贯儒释道三家,一心只想干一番大事业。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当他学成出山之时,天下已被朱元璋平定。
天下安定,他这一身本事自是无从施展。
可道衍仍不甘心,他仍在暗中寻求机会,施展一身才干。
寻寻觅觅,终是瞄上朱棣,这才找上门来,而陆羽所谓“尸横遍野”,正点破他心中所想。
心下稍一惊愕,道衍很快平复心情,毕竟久在佛家将养,这点心性他还是有的。
“阿弥陀佛!”
再行一佛礼,道衍放低声量,抚平嗓音道:“出家人慈悲为怀,何故妄造杀孽?”
只眨眼功夫,他已从被看穿心思的惊骇,变回那沉稳持重的高僧了,这变脸速度,堪称绝技。
陆羽心下冷笑,这老和尚生了两副面孔,当真虚伪,他随即摆手道:“既然禅师不肯据实以告,那恕我难以从命,这引荐之事,不必再提了。”
他这理由倒找得好,你不肯说实话,我便不会帮你。
道衍是何等聪明人,岂能听不出,陆羽压根就没有帮忙引荐的意思,莫说他不肯据实相告,便是老老实实将心中壮志道出,陆羽也绝不会帮忙。
心念一动,道衍当即行了一礼道:“阿弥陀佛,既然陆施主不愿玉成美事,贫僧也不多叨扰!”说着,他起身便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