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匆忙的准备中,十日之期很快到来。
这一日,贡院大门重新开启,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再一次背上考箱,提着考篮,熙熙攘攘地进入贡院。
先接受搜身,而后入龙门、进考场。
再是领考题、进号舍,放好东西后,便开始审题作答……
一应流程,考生们在前不久已经历过一次。
这次有了经验,自然驾轻就熟。
便在这按部就班、波澜不惊的气氛里,科考顺利完成。
考试结束,便等着成绩出炉。
有朱天子亲自监工,再加上朝堂上下齐心协力,这次科考的阅卷工作也进展神速。
两日之后,礼部南墙之上,便再次张贴出榜单。
金榜题名日,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一次,轮到国子学的新学弟子们欢喜了。
一眼望去,皇榜上尽是国子学的新学弟子。
方孝孺、杨士奇、黄观、马君则等人,自都名列前茅,其余新学弟子也大多排名前列。
最后一统计,本科共录取进士一千人,其中国子学新学弟子,就占了近八百人,余下的两百名额中,南方举子一百二十余人,北方举子近八十人,比例大抵为三比二。
虽然这一次,北方举子的录取人数依然是最少的,但他们却很高兴,这可比上次颗粒无收强多了。
而且这次科举,终于实现了分科取士。
要知道,南方考生在进士一科上优势巨大,分科取士的推进,势必会削弱其优势,这对北方举子来说,无疑是巨大利好。
从洪武十一年,国子学开始改制;至洪武十三年,朱天子宣布科举改革,再到今年,历经两次科考后,皇榜名单终于不再是进士一科独大,而是五科并举。
历经四年,分科取士终于真正落实。
而这一创举,不光只惠及北方举子,更叫天下读书人明白一个道理——时代变了,一篇文章定终生的旧式科举,已然成为历史!
当然,为了向世人宣誓决心,朱元璋也花费了不少心力,他甚至将贯穿整个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三魁,彻底取缔。
自此以后,再没有状元、榜眼之说,只有五科进士头名的“五魁首”之说,显然,这是将科学、工学、户学等抬到与明经同等地位。
而此次科举,这三科更是招录了四百余人,将近占总人数约半,无怪乎一些老儒看榜后,当场流泪不已。
……
国子学内,新学弟子们正肆意欢庆。
眼看这热闹场景,陆羽终于长舒口气。
“这次赢了吗?”
他在心中问自己,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虽说那些顽固不化的老酸儒还没有彻底肃清,但儒家若是终究会慢慢没落,历史将翻开崭新的一页,而这一页,便由他陆羽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