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累了,徐漫第二天的时候走路没站稳,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哈密瓜,把瓜踩烂了不说,她自个儿还摔了一跤,脑袋撞到哈密瓜上冒出一个青包。
村委会的几个村委干部都来帮忙,人手还是不够,多亏徐漫在村务治理平台上发了个征集令,又用热情值免费召集了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过来。
努尔夏提村主任的小舅子也来了,他会开车,可以把哈密瓜都运到其他地方的水果商那里。
“要是有自动采收的机器就好了,咱们坐在机器上边,只需要按动按钮,那机器自动采收,还不伤哈密瓜,肯定比咱们挨个采收的效率高多了。”对于徐漫提出的这个假想,其他人都表示赞同,恨不得立即就有科学家发明出这个采收机器,这样瓜农就能够省下很多心力了。
萝珊把一个哈密瓜放在袋子里,缓慢地直起身子,酸爽的滋味顿时涌向四肢百骸,她这腰杆都快挺不直了,没想到只是捡个瓜也这么累人。
她忽然想起园区不是有科技公司入驻,没准儿去问问就能有收获。
“书记……”
萝珊刚开启了话头,就被袁松打断,“我去问了,自动采收机器都是针对比较小的蔬果,比如说苹果、葡萄、蓝莓等,咱们这哈密瓜太大了,没有合适的机器。”
“唉,即便是有,估计借机器费用也要不少。”萝珊继续忙着采收,头都没怎么抬。
袁松帮忙把一大袋子的哈密瓜全部装好,然后和一个年轻小伙子一块儿抬出去,放在大货车的下面,自然有其他人来接力。
大家各司其职,按照之前的分工把事情做下去。
不行啊,还有多哈密瓜,要是纯靠人力,这估计还得多花费几周时间才采收的完。刚才萝珊和袁松书记的话被徐漫听在耳朵里,她想起来葛云雀和树夏科技公司的阮舒扬关系似乎很好,要是能找对方帮个忙,没准儿这事就成了。
徐漫心里有了想法,这干活也就变得更加积极,恨不得早点到吃饭时间,她就能去联系一下葛云雀。
她倒是想现在就去找人办事,可没办法,袁松主任发了话,大家都把手机统一归置,省得想东想西干活没劲儿,等到吃饭的时候再解决其他公事。
现在任何事情都没有抢手哈密瓜重要,必须要齐心协力,大家的劲儿都往一处使才能办好事情。
要不现在就去找袁松书记说一声,徐漫才走了没几步,就赶紧回去,她只是有了个想法而已,毕竟树夏科技公司不是葛云雀开的,万一说了也不成事,反倒会让人看笑话。
到底是一个公司的人,她还是给自己和葛云雀留点脸面。
能成就成,实在是解决不了,那只好还是靠人力去解决。
在徐漫主动想法子的时候,村委会的干部也没有闲着,袁松书记在工作群里向其他村的干部求助,甚至还找到了上级领导,向上表达了需求一批自动采收机器过来的想法。
可是机器不便宜,而且大多数都是用来采收苹果的,不一定能适合采收哈密瓜。
这几天急得村委会的几个干部嘴皮子都快说干了,就连萝珊也上火,额头上冒出一颗红痘痘,回家迟了,丈夫询问她到底怎么回事。
“先前我们村委不是进行农田试点改革,将一部分小田合并成大田,合作的瓜农现在哈密瓜滞留在地里,急需要采收,一旦错过上市季节,哈密瓜的价格会大打折扣不说,最后忙活一年能不能收回成本都不知道。”提到这事儿萝珊就愁得睡不好觉。
她新婚丈夫端来一盆洗脚水,脱了袜子,两人坐在一块儿泡脚。
“现在不是有自动采收的机器人了,想法子借几个,总比你们现在全靠人力采收要好得多。”
“怎么没去借,一来机器不适合采收,二来是借机器太贵了,光是一台机器租借一天就上千块钱的费用,你想想,咱们卖一公斤瓜才两块钱,得卖多少瓜才能回本。”
“仔细算下来确实是不划算。”萝珊丈夫跟着别嘴,他是县里盐厂的管理一员,比萝珊年纪稍大一两岁,读过大学,和她能够说得上话。
萝珊直接躺在床铺上,长长叹口气,“能挽回多少损失就尽量挽回吧,我看是没法子赶在水果合作商约定好的日期前交出瓜了。”
她这几天的辛苦都被丈夫看在眼里,见她发愁,他便想法子,琢磨了半晌,盆里的热水都不烫了。
总算是想出了个主意。
“这样吧,你让你们村书记来我们盐厂里借些机器回去,虽说不能帮忙自动采收,可好歹能帮你们运输一下,省些人工力气,机器能直接把袋装好的哈密瓜一路运送到货车上,你们就负责采收和装纳,轻松得多。”
这倒是个好法子,多少能省点力气。
萝珊挺直身子坐了起来,力气一大,竟然直接把水盆打翻,地上全都是水。
“这个法子好,我这就去找袁书记,不行,还得把努尔夏提主任喊上一块儿,他年纪长,认识的人更多。”
次日一大早,萝珊就把丈夫给出的主意和两位说了,得到了双方一致认可,连忙一同去县里盐厂找人借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