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猛烈的爆炸声中,不知道是谁大喊一声撤退。蒙古联军开始狼狈撤退,撤退的路上再次重复了一遍枪炮的射杀。等到逃回大营,承担第一波攻击任务的八万人马已经伤亡了五万余。
……
林丹汗看到此情此景,刚刚的不安,已经变成恐惧。蒙古诸部首领已经私下里准备开始撤退。要死你林丹汗自己去死,不要拉上我们。
“报。。。。。。大汗,归化城北面发现明军!”
“报。。。。。。大汗,归化城南面发现明军!”
“报。。。。。。大汗,归化城西面发现明军!”
“报。。。。。。大汗,我军三面被围!”
“什么?”
林丹汗大帐里蒙古诸部首领一片慌乱。
“明军有多少兵力?”
“暂时不清楚,北面、南面、西面,密密麻麻,全是明军!”
“大汗,中了明狗的计。”
“大汗,立即下令,撤回包围归化城的军队。趁明军包围圈还未成型,立即向东撤退,原路返回乌兰察布。”
“大汗!归化城的明军出城了。明军奸诈,城里不下十万人。”
……
“传本汗军令,大军立即向东撤退,原路返回乌兰察布。”
归化城城东30公里大黑河榆林镇三犋窑段。
川陕铁骑政治委员朱保振亲自坐镇,按照皇家卫队总参谋部的命令,指挥川陕铁骑5个师在此建立阻击阵地,坚决执行阻击蒙古联军东路军由此东归的作战任务。
三犋窑阻击战的成败事关全歼蒙古联军东路军于土默特平原的战略大局,事关漠南蒙古未来的命运,事关未来北方军区的北伐大业。
三犋窑阻击战成为归化城反包围战役的关键。
大黑河是黄河水系流经河套平原最大的支流,阴山山脉的大青山最东端即起于大黑河上游谷地。其蒙古名为伊克图尔根河,后因流域内土质黝黑而得现名。
发源于乌兰察布卓资县坝顶村,由东向西沿大青山南麓流经榆林镇后折向西南,流入土默特平原,东西横贯归化城城南,于托克托县城附近注入黄河。
榆林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榆林村而得名。榆林村在明代时为土默特部牧场地。满清时期移民放垦,汉族迁来渐多聚居成村,村边有天然榆树林,遂取名为“榆林子”,后简称榆林。
榆林镇北靠大青山,南依蛮汗山,大黑河那只亥至三犋窑一线的谷地成为归化城至乌兰察布最便利的交通要道。现代的京藏高速、京新高速、铁路等均从此通过。
蒙古联军东路军若是无法突破三犋窑防线,还可以向归化城东南蛮汉镇地区绕道,经林胡古塞也可以退回乌兰察布。
林胡古塞是明代时期的一座古镇,满清时期与康熙结缘。
满清时期古镇的东西街是京绥驿道,官商并用,皇帝出巡和商贾旅人常走这里。驿道的开通,带动了市场的繁荣。满清时期,这里成为了商贾重镇,也是晋商文化和蒙商文化交流之地。
在驿道西街路南,有三株大榆树,约有500多年的历史,历经沧桑仍枝繁叶茂。中间最大的一株据说是康熙西巡避雨的大榆树。
此树南侧上方有一小洞,是天然晴雨表,每逢有水珠渗漏,必有降雨,当地百姓据此安排农事活动,相当于现代的“天气预报”十分灵验。
北方军区自然不会放过此道路,川陕铁骑川陕铁骑参谋长朱保兴指挥5个师的大军在蛮汉镇西侧的南湾、圐圙建立起阻击阵地。
两条交通要道被封锁,蒙古联军东路军大军若想回归乌兰察布,只能翻越蛮汉山,但蒙古铁骑大军行军,要想从蛮汉山中走回乌兰察布,难度可想而知。除非放弃战马辎重,轻装前行,小股部队还是能够达到目的。
两条道路阻断,还可以向南经鸡鸣驿、杀虎口前往山西绕道,只是此路犹如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