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两天都不回来了。怎麽,想你姐姐了?」小王同学单手握着搪瓷杯,腾出一只手来,摸摸凤芝的脑袋。
「有点儿。」凤芝从小到大就没怎麽跟姐姐分开过,小时候带她最多的,除了母亲,就属姐姐了,眼前这个哥哥嘛……也就这两年才越发亲近。
「要不明天你跟着我,去找你姐姐?」小王同学笑眯眯的问道。
凤芝听到嫂子这麽问,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下意识的抬头看向唐植桐。
「那谁答应了?」唐植桐愣了一下,看向小王同学。
小王同学点了点头,说道:「挺热切的,今儿下午一上班,清清就给我打电话了。下午接着过来认了认门。」
「挺好的,又了了一桩事。」唐植桐听后也非常高兴,眼下还不明显,但按照历史轨迹发展的话,敬民以后就是天子门生了,对了,还有自己这个小妹妹,也是天子门生。
「咱妈把你那份邮费代领出来了,让我交给你。」小王同学想起这一茬,从兜里往外掏钱。
「给我五块吧,这阵子烟抽的少了,我手里还有点。」信封和邮票的钱是固定的,小王同学知道花了多少钱,唐植桐没法报谎,只能从其他方面「节约」出这部分钱补贴给她。
「给你,慢慢花。」小王同学把那十块钱抽出来,又数了数零钱,也就五块来钱,一股脑的塞给了唐植桐。
「哥,我要去吗?」凤芝没有听懂哥哥嫂子的哑谜,追问道。
「去吧,明儿跟着我们一块走。晚上住那边也行,想回来就跟你嫂子说。」机会难得,唐植桐不想让妹妹错过。
「去哪?」张桂芳买完菜回来,推开门问道。
「妈,是这麽回事……」小王同学见婆婆回来,放下搪瓷缸,先起身接过婆婆手里的菜,尽管之前说起过这件事,但毕竟没有确定日期,于是这回交代了个明白。
「给亲家母添麻烦了。桉子,你明天多带点玉米面……算了,我今晚蒸点,你明天直接送过去。」张桂芳见事情已经敲定,遂安排道。
「好嘞,妈。您看这样行不行,我马上去厢房崩点栗子,今天晚上您做点栗子面窝头。人家是清大的高材生,咱在吃的方面尽量招待好。」唐植桐答应的也爽快,同时提议道。
「行!」张桂芳没犹豫,儿子从东北带回来的栗子还有些,东西虽然珍贵,但哪有儿女的学习重要?
现在叫家教老师,放以前得叫西席,比私塾老师地位都高,按照以前的家境来讲,这两种唐家都请不起。????张桂芳不比那些坐小车送孩子学音乐的母亲差,她也想给儿女一个好的教育,以前是一直没有这个家庭条件,现在沾了亲家的光,一点栗子,她还是很舍得的。
唐植桐又翻了翻锅,才带着高压锅和栗子去了西厢房。
崩栗子的同时,唐植桐充分利用炉子的热量,将白薯一块放进炉子上的抽屉里烤上。
吃完晚饭,凤芝兴奋的收拾着自己的寒假作业,这还是她第一次离开这个家住外面,本来一想到那个讨厌的敬民还有些排斥,但那边有自己的姐姐呀,所以又有些期待。
小王同学没有回厢房,收拾好桌子丶刷了碗筷,跟婆婆一块剥栗子,打算学习如何做栗子窝头。
早前情况没有眼下紧张的时候,小王同学吃过婆婆做的栗子窝头,味道不错。
唐植桐回厢房把烤好的白薯拿过来,当了一回剥皮工具人,将剥好的白薯分到每个人手里,白薯的皮跟南瓜的皮放一起,明儿一起喂鸡。
吃完白薯,唐植桐没掺和婆媳二人的面点工程,自个跑厢房写信去了。
第一封是写给张若箭的,认识大半年了,俩人见过几次,写信还是头一回。
唐植桐有张若箭电话,但这种事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而且也不太适宜在电话里说,电话漏音太厉害,还是写信最合适。
在信里,唐植桐先问了上次谈及的中成药有没有进展,后面才说有个创汇的机会,问药厂有没有兴趣参与一下。
具体什麽背景,唐植桐没在信里写,只说有兴趣的话可以打电话给自己,或者面谈,并在信里留下了财务科的电话和地址。
第二封信是写给马克俭的,这个没啥事,主要告诉他,果酱的事情已经启动,让他留意即可,剩下的就是闲谈,东拉西扯一大堆。
俗话说「荒旱三年,饿不死厨子」。
饿不死,但也不一定不会挨饿,不过唐植桐不太担心马克俭。
之前哥俩闲聊的时候,马克俭说过他拜了师,厨艺有了提升,参与了对外接待,单位会定期组织开发新菜。
无论是学习,还是开发新菜,必不可免的都会出现不太适合上桌的情况,这时候大多都是厨子把菜给消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