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他回来叫人的模样,也不像是这一年来故意不理人。
细问之下,扶苏发觉他还是出于愧疚。
他那时一走,几乎是家中事宜都推给了蒙毅,后来一段时间,出于对此事的愧疚,又怕他确实怪他,蒙恬并没有打开蒙毅给他寄来的信。
这些信一直被他带在身边,直到接近半年后,他才渐渐解开这些心结,待打开这些信时,他才意识到一直以来从未有人去怪过他。
但也就是这段时间,他彻底将蒙毅惹毛,对于他作为补救的来信,蒙毅大多时候都不想去理他。
别扭到最后,就成了这般局面。
但这僵局也未有持续几日,蒙恬已然应下留在咸阳的王令,日后他自会长留,两人官场府邸几乎日日相见,却也拿不出这样多的功夫去赌气。
而其实看过那些道歉信,以及那日接他回来,蒙毅已然原谅了差不多,只是拉不下最后的面子去原谅。
接连几日被他跟着,只存于分隔两地的赌气最终还是消散。
不记得是哪一日,嬴政又见了他二人一同说话的场景。
这些家务事落到嬴政眼里,只觉出无比的熟悉来。
很久以前,也能看到他们这般闹脾气。
但后来过了而立,两人都成熟许多,自然也不会在这些上再较劲。
这般模样再次鲜活在面前,还真是恍若隔世。
也确实是隔世。
关于子婴的师长选好,但蒙恬也不只是作为他的师长,秦政给他安排了官职,也让他与蒙毅一同上朝。
春耕过后,秦政在朝堂上公布了东出攻六国的打算。
关乎其中详细他未有言道,只是宣称在位时期必将一统。
此话一出,朝堂上言论顿时分为了两派,大部分迎合了他的决定,但也不乏有人反对。
为首的就是吕不韦。
在他的构想中,秦国应当同历代吞并土地一般,去慢慢蚕食各国领土,而不该集功于一代。
如若急功,必定就会牵连出未有之变局,若是事败,此便为耗空国力之举。
但秦政并不这样认为。
现今秦国有这般国力,从上至下绝大部分秦人都有东出之心,借此势起战,只会势如破竹。
再者,天下局势瞬息万变,如今六国势弱,但乱局百年,弱国遇明君而强盛的事例不在少数。
错过时机等于放弃本该拥有的天时,此时不攻,又待何时。
秦政在争辩中不断否决了吕不韦的观点,谈到最后,是不欢而散。
见秦政在其上越说越是面色深沉,下朝后,嬴政宽慰他,道:“从前我决议东出,亦是这般局面。”
是有阻力,但并不多,最后还是没人能拦住他一统的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