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江湖十三妹 > 第六十三章 钩沉(第1页)

第六十三章 钩沉(第1页)

卢林猎了只野兔吃过后,仔细看起了三叔给他的纸笺,都是四百多年前的事情了,起事反击胡人最初是明州方姓私盐贩子,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入海为匪,私盐贩子被仇人诬告通匪,他便杀死仇家,和兄弟逃亡海上,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召集了数千人开始打劫胡人的海运粮草。

这私盐贩子五年之间三反三受招,世人都说其反复无信,尤其是对待胡人的态度上,此人在反抗与招抚之间反复无常,时反时降,变脸极快。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私盐贩子极为狡诈精明,在这三反三受招之后,其势力越来越大,号称有千百之舟、十万之众,独占明州一带为一方豪雄。传言方氏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体白如瓠,力赛奔马,共兄弟五人。

在私盐贩子起事后三年,各地陆续出现许多聚众起事之人驱逐胡虏,当时韩刘借教之名起事,以韩为明王,烧香集众,称为香军,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旗号。四方群起而响应之;起事于颍州者,推杜遵道为首,追随者数万;起事于蕲州、黄州者,以彭翼为宗,推徐氏真逸为首,亦有数万之众;起事于三湘、荆楚者,推布王三、张椿、孟海马等人为首;起事于彭城者,推彭大、李二、赵三为首。

及至后来,势大者有三,其一徐氏真逸,大别山南麓黄州起事,号称完王,以黄州为本部根基之地,攻占下汉阳后向东南扩张,占据江右、楚州、三湘以及两淮、益州一带大部分地方,势力最为雄厚。

其二是韩刘势力,最初起事走漏了消息,遭遇围杀,韩被捕遇难,其子走脱,起事后立韩之子为小明王,向北攻破中州,占据了汴梁,然后又破潼关、武关,最后却又被胡人援军击溃,不敌退走,后又鏖战数年,东自青州东莱,西至雍州,北达徐州,南至两淮、荆楚部分。

韩刘之外,还有尊小明王者,乃是濠州郭氏一路,当初也响应起事,只是略晚一些时日,濠州郭氏与孙氏、俞氏、鲁氏、潘氏四人共同占据了濠州,称为五大元帅,五人主张经常不一致,孙氏、俞氏、鲁氏、潘氏四人出身农户,性格粗直,见识短浅,随后五人渐渐就离心离德,貌合神离,郭氏遭受其他四人排挤,于是就成了两派,明面上各自安好,私底下互不相让,争权夺利。

后来彭城被破,彭大、赵三败退逃到濠州,李二不知所踪,孙氏主张接纳了彭大和赵三,彭大和赵三进入濠州后,濠州五帅都尊彭大、赵三两人为前辈,遂以二人为首领;期间,赵三与孙氏等人来往密切,彭大与郭氏相厚,组成新的两派势力。

不久之后,赵三和孙氏等四人合谋绑架郭氏,准备杀了;但因彭大和朱兴宗及时搭救,郭氏才幸免于难。自此之后,两派之间的争斗则愈演愈烈,有些不可开交了,此时胡人大军进围濠州,两派人马暂停内斗,一致对外御敌,胡人围城五月未破,濠州城中粮食即将消耗殆尽之时,胡人大军却发生主帅病故之事,遂退兵。

濠州城守下来了,没有了外地,内斗又渐渐开始,等到了年底,彭大和赵三各自称王,郭氏、孙氏等五人仍是五帅,各自追随彭大和赵三。

朱兴宗是郭氏义女婿,初入军伍之时,因为精明能干,处事得当,对阵杀敌颇为勇敢,机智灵活还粗通文墨,得郭氏看重将养女嫁于他。濠州城攻打下来后,五帅开始争权夺利,朱兴宗不想参与其中,于是回乡募兵,开始自己组建起了队伍,正因如此,才有实力和机会救下了郭氏。

朱兴宗最初便聚集了七八百人,随后逐渐壮大;彭大、赵三分别带着这五帅先后攻下盱眙、泗州等地,同时朱兴宗也打了几个胜仗,然后又打下了滁州,朱兴宗知人善任,一路过来更是虚心听从谋士之谏言,整肃军纪,不乱杀人,严惩扰民滋事,掳掠妇女之事,此举大获人心,因此而收拢了大部分降兵,到得后面已有三万之众;等到郭氏来滁州之时,朱兴宗立即交出兵权;这三万兵马军纪严整,旗帜鲜明,可谓是少见兵强马壮,令郭氏大喜不已。

卢林看到这里,才知晓这朱兴宗这明月朝立朝之祖,当初也只是个小兵,是一步步慢慢壮大起来的,至于后面如何成就明月皇朝,还不清楚,便继续看了下去。

其三是张氏九四,号称诚王;张氏当年本是亭户,又兄弟四人,都以操舟运盐为生,暗中也会贩运私盐;传言说诚王是:少有膂力,负气任侠,颇轻财好施,得群辈心。诚王得知各地起事后,与泰州反胡官员里应外合,率领十八人起事,攻取泰州城,杀了盐官开仓散去财粮于城中百姓,再一鼓作气攻陷兴化等地,并且袭取了高邮城,胡人派大军来围,眼见就要兵败身死,不料胡人内部发生矛盾,主帅被解除了兵权,换了人,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诚王可以说是死里逃生,于是奋起一战败胡人后,隔年在夺取姑苏、湖州、松江等地,就此成事;所得之地乃是最为富庶之地,在诸豪雄之中财力最为厚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卢林看完这些,对这四百年前之事略微有了一些了解,这濠州城遇见胡人主帅病故而得以存活了下来,然后渐渐成事,这些人运气是不错的;而诚王守城守不住的时候,竟然遇见胡人换帅得以解围脱困然后成事,同样运道极好,这些都是很难遇见的。

感慨了一番后,卢林继续再往后看,后面写着这几方雄豪最后的结局,其中很多写得不详细,当时徐氏真逸势大称帝,最后大权却落在其手下大将谢汉手中;据说是手下丞相要图谋徐真逸,事败后遁走,去投奔驻守黄州的手下大将谢汉,却为谢汉所杀,谢汉因此得以取而代之,并掌握了实权,其后又趁徐真逸想迁都豫章,途经江州之时,设计部署,待得徐真逸来江州之时,杀尽徐真逸部属,然后挟奉徐真逸居于此江州,立国大义,自称汉王,不久后杀了徐真逸称帝。

彭大在称王后没多久病故,其子继位,继续与赵三火并,其子被赵三所杀,不久后赵三遇挫,前去青州投奔旧日起事手下毛部将;此时毛部将已是大将,率其队伍勇猛冲杀,转战千里,稳稳占据住了青州,其攻势可以说是势如破竹,攻城略地,无坚不摧,两次向北进军,直打得胡人惶恐不已。

毛将军因此成为韩刘势力最厚实的力量,在这大好形势之下,本欲在青州大展宏图,这赵三来投,却是祸患来了,当初在濠城赵三就和孙氏等人合谋,差点就杀了郭氏,这来了青州后,故技重施,设计杀了毛将军,夺了权,赵三万万没有料到此举会惹来天大的麻烦。

毛将军作战有勇有谋,治军有方,深得部下爱戴,其在徐州作战的部下得知此事后,随即就挥军南下青州,杀了赵三为毛将军报仇,此事一出,青州韩刘势力顿时乱了,自相残杀了起来;胡人借机攻来,夺下了青州。胡人夺青州之时,亦同时攻打韩刘大军本部汴梁,韩刘部众最终不敌败走蓼城。

朱兴宗十分机警、格外谨慎、隐忍,对郭氏表现得极为恭顺,不敢有丝毫怨言;随后朱兴宗被派往驻守和州,没多久濠城孙氏、俞氏、鲁氏、潘氏四人缺粮带兵找朱兴宗求助,朱兴宗答应了,不过旬日,得知此事的郭氏就来了和州,顿时就起了风波,孙氏被郭氏擒拿住了,朱兴宗也被孙氏部下擒住了,都是投鼠忌器,最终双方互相交换人质结束。

郭氏来和州本欲杀了孙氏等人报仇雪耻,却是空来一趟事未成,因此郁郁寡欢,不过两月后就病故了,归葬于滁州。孙氏一派知道后,趁机发兵来夺滁州,被朱兴宗手下大将杀了。朱兴宗也不去滁州依旧驻守和州,时间一长粮草供应成了问题,恰好有巢湖水军前来归附,于是接纳后,渡江攻克采石,一鼓作气,攻克太平,次年借诚王与胡人交战之机,又拿下江宁,终掌大权,小明王封朱兴宗为吴王,并用谋士之策,屯田纳士,暗中积蓄力量。

汉王此时见朱兴宗羽翼渐丰,势力渐成,欲和诚王联手东西夹击,平分朱兴宗的领地;朱兴宗得知后大惊,召集谋臣应对,最后一致判断诚王不会同意,但大多数人认为诚王势弱,可以先打诚王,最后朱兴宗认为汉王自恃兵力强大,性情强硬而多疑,若是攻打诚王,汉王必会来攻打自己,攻打汉王,则诚王会坐视;于是定下了防范诚王,主攻汉王之策。

策略定下之后,朱兴宗部下有人献计用汉王老友为饵,引诱汉王来追,双方短兵相接,激战于龙湾,汉王中计大败,被朱兴宗追击到慈湖,汉王再次败退,朱兴宗大军继续乘胜追击,三败汉王于采石,汉王只能放弃太平,退守江州,朱兴宗派军趁机夺取舒州。

汉王回江州整顿之后,夺回舒舒州,朱兴宗则亲自带军再夺舒州,汉王不敌,败退,部下纷纷献城投降,汉王只能弃老巢江州败退至汉阳。

在朱兴宗大败汉王后,诚王乘机派部将突袭进攻蓼城,韩刘向朱兴宗求救,朱兴宗不顾部下劝阻率军赶到蓼城,救出小明王等人,并在滁州建造宫殿让小明王等人居住。

眼见疆土日益减少的汉王,极为不甘心,制造了数百艘楼船战舰,这些楼船战舰均为三层,高数丈,船上船下人语之声互不相闻,船体都用铁皮包裹住。在诚王和朱兴宗相斗之时,认为机不可失,于是尽起兵马,进攻豫章,围困八十余日而不能破城,得到朱兴宗率军来援后只能撤走。

双方相遇于鄱阳湖,大战三十余日,汉王集合战舰,以连锁为阵;朱兴宗水军攻击不力,连战三日,损兵折将,渐渐支持不住了;但是随即刮起了东北风,朱兴宗和谋士谋划后决定用火攻,下令用船携带易燃之物冲进汉王战舰舰队后点火进行焚烧,汉王措手不及,损失惨重,此时湖上大乱,朱兴宗的船虽小,却轻便易行;汉王虽是巨舰,却不能进退自如,故而战败。

朱兴宗损失也不小,另一边还有诚王需要防范,于是写信给汉王,希望各安一方,以待天命。汉王收到信后怒不可遏,不予回信;不料最后在突围之时,汉王探头出来指挥作战,却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当即死去;顿时,汉王大军土崩瓦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