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以前也有人走过这条道。
姜遗光把洞开大了些后,试了试,他长得瘦,进去还行,就是一不留神也会被剐蹭到。
队里大多数人都是精瘦的,努力往前挤一挤也可以。几个大个子就有些为难了。
他从地缝里出来,和蒙坚说了这事儿。
蒙坚犹豫了片刻,最终拍板,那些进不去的就暂时在外面等着,或者他们自己把地缝给挖宽一些——地底泥土还算松软,多用点时间未必不行。
决定好后,由姜遗光打头,其他人次第跟在后面,最后一点干粮和水紧紧缠在身上,一个一个钻进去,慢慢往前爬。
姜遗光能感觉到这条路正慢慢往上走,前行越久,那股扑面而来的微风就更明显,黑暗中轻飘飘吹在脸上。
拐过好几道弯,绕过几处槛,过了差不多两刻钟,后边爬着的人都快习惯手脚着地爬行了,终于听到前面传来闷闷回响的说话声:“到了。”
的确到了。
姜遗光从一处墙角裂开的大缝里挤了出来,接过跟在自己后边小个子士兵一直拿在手里的琉璃灯,向四周望去。
他一直记着方位,如果没有鬼怪干扰,此刻,他们应当的确进入了地宫才对。
不过一照亮他就知道没那么容易了。
他们现在明显站在一座院子里。只是这院子算不得“露天”,两边墙壁高高地直入顶端岩壁,后边正殿的墙比两侧墙更高。
地宫,地下陵宫,建造的和地上宫殿也没有多大区别。外殿内殿中夹着一处宽敞大院,往前走,能看见前方中间立着一尊高大的鼎。
鼎约三尺高,暗中隐约看出那是个三足方鼎。再往后,似乎有一块碑。
石碑后面,就是正殿了,殿门也是紧锁的,估摸着封死了不让人进出。
他听过些故事,说古时帝皇造陵寝时,最后筑造的工匠基本都是出不去的。他们在外面一圈圈建,建到了里圈,这是想出去也不行了,外面都封死了。
不过没关系,只要能进入大门,正殿的门可以慢慢想办法。
等跟来的人都慢慢从墙角缝里出来了,姜遗光点清人数,才一步步慢慢往青铜鼎走去。
其实他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在这里立碑。不光他不懂,蒙坚也觉得奇怪。
蒙坚从小到大学的都是为将来进骊山所需的知识,甚么秦汉时的贵族墓葬,秦代的风俗、祭祀用具等等。
他学过的秦汉时贵族墓葬规格,不应该是这样的。
一般而言,贵族陵墓建造时和地上房屋并无太大区别。地面建亭台楼阁宫殿墓阙,外有一条神道。神道就是供祭祀者通行的一条道,人们也相信逝者的亡魂也能通过这条神道出入。
在神道上,人们立石或立木为标,称之为墓表。当时的墓表大多由木制,后来慢慢变为石制,墓表上也开始记署逝者官职等等。再后来墓表就慢慢变成了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