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开工吧!”
雷振兵吩咐了一声,两人拿起铅笔,开始对所有报案记录进行上图作业。
即根据报警记录里面受害人或者发案地址,在地图标注出点位。
花了10多分钟,两人把所有点位标注完。
雷振兵根据点位散布的规律,圈出了几个可能的范围。
然后,两人又把104个可疑人员的地址梳理了一遍,处于可能范围内的用红笔圈了起来。
这样,总共筛选出17个可能性比较高的目标。
这17个人,12个本地人,5个外地人,其中姚新波的名字赫然入列。
吴兴涛问道:“雷哥,下一步怎么做?”
雷振兵吩咐道:“这样,咱们分一下工,你跟技术科的同事查看监控录像,我去把这17个可疑人员的详细资料搞回来,咱们先排查这17个人,他们犯案的可能性最高。”
“好嘞,雷哥。”
两人分了一下材料,然后分头行动。
。。。。。。
第二天早上10点多,雷振兵正在办公桌前思考着侦破的方向,吴兴涛兴冲冲地跑过来,说道:“雷哥,锁定目标了。”
雷振兵兴奋地站起来,说道:“走,一起看看去。”
两人来到电脑前,吴兴涛打开电脑上的监控视频,指着某个画面片段,说道:“这是帝都理工大学校门口的监控探头拍到的画面,案发前第5天、第4天,学校还没开学,这个人曾经两次进入巷子,而且逗留时间都不短。”
“案发前一天,也就是学校开学当天,这个人好几次光明正大地从学校正门进入校园内,东张西望逗留了很久,行迹比较可疑。最关键的是,他刚好是我们筛查出来的17个重点关注嫌疑人之一。”
吴兴涛找出了姚新波的资料,递给雷振兵看,里面有一份姚新波身份证复印件,是租房的时候房东预留的。
这些都是白天采集到的监控画面,而且有一个进景刚好抓拍到了目标的正面,虽然不是特别清晰,但是跟身份证复印件上的照片比对,还是能看出是同一个人的。
雷振兵仔细看着姚新波的资料,今年才17周岁,籍贯为河北某地人。
一个月前来到帝都,跟房东租下了一个地下室住下。
根据房东和周围的摊贩讲,这个人白天几乎很少出门,一般早上买一袋馒头就凑合一整天。
既没有出去找工作,也几乎不与其他人打交道,整体窝在地下室里,不知道干什么。
一个不满18周岁的少年,只身来到帝都,又不出去找工作,怎么看都觉得行为诡异。
17岁的少年,该懂的都懂了,至于是不是他,一查便知了。
事不宜迟,雷振兵吩咐道:“兴涛,你准备一下材料,申请搜查令,咱们去会会他。”
吴兴涛赶紧去准备,他几乎已经肯定就是这个少年作案的,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他,不是他,还能是谁。
吴兴涛心里暗道:“想不到,这个案子这么轻松就破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