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清朝起义列表 > 第122章 左曾分裂(第1页)

第122章 左曾分裂(第1页)

随后老曾指责老左,老左指责老曾,两个原本关系非常好的两人,随着曾国潘和左祖棠之间的争执升级,两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裂痕。曾国潘指责左宗棠在处理洪天贵福逃脱事件上的失职,而左祖棠则反唇相讥,认为曾国潘在金陵战役中的指挥不力。两人之间的争执不仅仅是个人恩怨的体现,更是他们在战略和政治立场上的分歧。

太后和鬼子六在紫禁城中观察着这一切,他们虽然对曾国潘的忠诚有所怀疑,但认为如果曾国潘真的有造反的意图,他不会浪费时间与左祖棠争执。因此,他们决定发出新的圣旨,试图平息这场风波。

圣旨中提到,金陵财宝的事情不再追究,之前曾国潘使用的军费也不再审计,从现在开始重新计算。对于洪天贵福逃跑一事,朝廷并不责怪曾国潘,认为太平军的余孽迟早会被消灭,这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这道圣旨并没有能够修复曾国藩和左宗棠之间的关系。两人之间的裂痕已经太深,他们的争执已经超出了个人的范畴,成为了湘军内部不同派系之间的矛盾。曾国潘和左祖棠,两个性格迥异的人,虽然曾在一起共事,但他们的分歧和矛盾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分道扬镳。

这场争执不仅仅是个人恩怨的体现,更是晚清时期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即使是曾经的好友和同僚,也可能因为政治立场的不同而走向对立。曾国潘和左祖棠的故事,成为了那个时代无数悲欢离合、恩怨情仇的一部分。

在经历了与老左的争执和朝廷的责难之后,老曾意识到湘军的存在已经成为朝廷的一块心病。湘军虽然是他一手创建,并在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这支强大的私人军队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朝廷对湘军的猜忌和防备日益加深,曾国潘为了保全自己和家族,也为了避免湘军成为朝廷眼中的威胁,不得不做出了裁撤湘军的决定。

老曾深知,裁撤湘军并非易事。这支军队不仅是他的心血,更是许多将士的生计所在。他必须谨慎行事,避免激起兵变或其他不良后果。因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裁撤过程的平稳进行。

首先,曾国潘开始逐步减少湘军的规模,通过退役、转业等方式,让士兵们有序地离开军队。同时,他也为这些士兵提供了安置和补偿,确保他们的生计不因裁撤而受到影响。对于那些愿意继续从军的士兵,曾国潘则推荐他们加入朝廷的正规军,以继续为国家效力。

其次,曾国潘积极与朝廷沟通,表明自己裁撤湘军的决心和诚意。他通过上奏折、派遣使者等方式,向太后和鬼子六等人汇报裁撤的进展,并请求朝廷的支持和指导。他的这一举动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也为湘军的裁撤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最后,老曾在裁撤湘军的过程中,也注重维护军队的纪律和稳定。他亲自出面安抚士兵,防止因裁撤而引发的骚乱和不满情绪。同时,他也加强了对军队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裁撤过程的顺利进行。

通过这些措施,曾国潘最终成功地裁撤了湘军,避免了可能的兵变和政治危机。虽然这一决定让他感到痛心,但他知道这是为了更长远的和平与稳定。裁撤湘军后,曾国潘的政治地位并未受到影响,他继续在朝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至去世。湘军的裁撤,也标志着曾国藩个人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的名字和湘军的历史,永远镌刻在了晚清历史的篇章中。

尽管曾国藩裁撤了威名赫赫的湘军,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湘军所衍生出来的另一支军队却丝毫未受影响,这支军队便是日后名震天下、远征西北的左楚军。

想当年,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战斗力之强悍、声名之显赫,可谓是人尽皆知。然而,随着局势的稳定和朝廷的猜忌,曾国藩不得不做出裁撤湘军这一艰难决定。但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湘军体系中的一部分力量却以另一种形式得以保留,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左楚军。它继承了湘军的部分传统和作战风格,同时又融入了新的元素与战略思想。在左祖棠这位杰出将领的统领之下,之后左楚军踏上了西征之路。

喜欢清末起义恩仇录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清末起义恩仇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