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红楼梦 明亡史 > 第283章 为什么是白海棠(第1页)

第283章 为什么是白海棠(第1页)

大观园起诗社,为什么叫海棠诗社,又为何是白海棠呢?

我们先对海棠花做一些基本的了解,再来看其中的一些寓意。

海棠花有很多种,是“花中神仙,”又名“断肠花”,“解语花”,多红色,也有白色,有木本也有草本。

喜阳光,不耐阴,忌水湿。

以上的这些特性,可以帮我们理解作者起诗社选择白海棠的用意。

因为历史的缘故,我们说《红楼梦》中有很多隐喻,作者不得不用一些意向手法,来达到一种希望读者能感受到的意境。

但是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持反对观点,我们常常会见到有人说:“作者都没有想这么多?”这类的话,这回我们以咏白海棠为例来说一下。

在古代文学中,作者经常会用一些意向,雅称,典故,来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在诗词中,则更加注重营造这种意境。

比如说“月亮”的雅称,有时候诗人不愿意直接用“月亮”这个名字,而是用“望舒”来代指。

唐代钱启的《寄郢州郎士元使君》就有一句:

“望舒三五夜,思尽谢玄晖。”

这句里的“望舒”就是指月亮,它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代指月亮,让诗句显得更雅,他还代表着相思,那么这首诗营造的,就是一种远隔千山,思念而不能相见的意境。

如果一个人完全不懂诗词,你和他说望舒代指月亮,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他可能就会觉得“尽整这些花里胡哨的,作者可能都没想这么多?”

这类的意向词还有很多,如长安,金陵,赤壁,代表咏史,怀古。

草,木,落花代表物是人非,壮志难酬。鸿雁,羌笛代表羁旅。游仙代表悼亡和哀思等。

这就是读者的懂或不懂,常常会造成读者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因此我们要知道,古人写诗词文章,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意境的营造。

那么《红楼梦》这本书里对意境营造,就用到了很多古人用过的手法,来让读者感受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他用到了海量的历史典故,各种意向的表达,别称的使用,谐音,戏曲,绘画,拟人,甚至神话等各种手法。

除了这些之前就有,大家也能看明白的,还有很多新创的写法,这就需要我们去细心体贴的去感受,努力融入到作者的意境中了。

比如我们前面说过的,玉,花,红,朱,月,等这些词来代指明朝。金,风,雪,水,冷这些来代指清朝。

又有把故国拟人化成为主角贾宝玉,满清拟人化成为薛宝钗,大顺军拟人化成为史湘云,这样就可以将家国历史写成闺阁儿女之事了。

海棠花又名解语花,断肠花,它象征的是苦恋至深,又没能相守,意味着离别。

又有红色代表喜事,白色代表的是葬礼。在中国文化中,白色通常与死亡和哀悼有关,因此葬礼通常会使用白色来表示对逝者的哀思和尊重。

通过这些意向的手法,就为《咏白海棠》带来了悼亡的主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悼明。

海棠喜阳光,忌水湿,就表示喜爱明媚,不喜满清。如今红花变白花,又表达了对亡国的哀悼。

在古诗中咏海棠花最着名的一首是苏轼的《海棠》,只要诗人提起海棠,都会想到这首诗,因此海棠诗一定是用到了其中的延伸意向。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大意是东风不停的吹,花的美丽融入重重迷雾之中,月亮都转移了地方,只怕夜色太深花儿睡了过去,因此点上一支蜡烛,照亮她的红妆。

我们按照《红楼梦》中的意向来解读,作者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因为风代表的满清,吹得大明换了人间,过程却是迷雾重重,只怕这夜色太过黑暗导致花儿死去,所以点亮这红烛为这黑暗保留一丝光明。

看完这些,那些认为作者没有想那么多的人,是否应该确认一下,是你自己不懂,还是认为作者与你是一个水平。

如果是作者真的不懂,那么他一定写不出如此高水平的诗词文章。

如果连这些基本常识都没有,看到典故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内容,或者干脆不知道是个典故,那就不应该认为自己能读懂《红楼梦》。

再来看起诗社咏白海棠,首先海棠花有很多种,有草本,有木本,林黛玉就曾说过,她就是“草木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