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从八佰开始崛起 起点 > 第1338章 暗流涌动祝大家除夕快乐(第1页)

第1338章 暗流涌动祝大家除夕快乐(第1页)

华北的敌后战场因为赵家庄一战,进入了一个微妙的平衡期。

日军牢牢把守着城市、县城以及控制着以县城为中心半径大致为四五公里的区域,另外就是加强对主要运输干道的武装巡逻。

为此,日本华北方面军不惜从临近的关东军借调了两个骑兵联队,从国内运了一批坦克,组建直属司令部管辖的骑兵联队三个,并从西线抽调回第3师团和第16师团加强对占领区的控制。

这里所谓的骑兵联队可和日军师团中的骑兵联队大不相同,除了象征性的保留一个拥有战马的正规骑兵中队外,另外的三个中队分别以94式轻型坦克、92式装甲车、还有97式轻型骑兵坦克替代,成为一支极具威胁的摩托化突进力量。

尤其是97式轻型骑兵坦克,算是日本军工的一项杰作!

这种坦克整体比95式坦克还要小,只装备一门94式37毫米坦克炮,主要是负责步兵攻坚作战和反装甲作战,没有装备机枪,乘员2个人,最高时速为40公里,正面装甲12毫米。

看似用处不大,但把轻型坦克的研发节省材料方面做到极致的日本人,却无意研发出当时战场上唯一的坦克歼击车型号,97式骑兵坦克在半年前爆发的诺门坎战役中一战成名,成为日军被揍得稀里哗啦的诺门坎战役中唯一亮点。

在同等目标上97式骑兵坦克太过小简直像一辆小型汽车一样大,能过在战场上灵活的躲避炮弹袭击,越小被炮弹命中的几率就更加的小,生存能保证后,其装备的94式37毫米反坦克炮可于500米距离上50毫米装甲的穿深足够对付毛熊的T26坦克和BT系列坦克。

说白了,别看97式又小又轻,但火力还是挺强的,是远比94式轻型坦克更适合平原上攻坚拔寨的利器。

这样的5个骑兵联队被投往占领区,再辅以部分步兵,的确是极为难啃的骨头。

与此同时,在日军扶持下的汪伪政府获得授权,提前将华北治安军改名为‘华北绥靖军’,并大幅征兵,截止到10月底,华北绥靖军已经有12个集团,一个炮兵大队,11个独立步兵团,拥有兵力达7万余人。

而在赵家庄之战中表现‘杰出’的郑云秋也升任101集团第1团团长,奉命驻扎邯郸。

可以说,冀南地区将近3个月的混战,日方付出惨重代价,小兵嘎的多,佐官不是战死就是挨耳光,将官快被国内民众喷死,但唯独这位是青云直上的连升两级,成为日军中获得利益最大的家伙。

或许让其唯一担心的,就是被对面中国军人死死握住的小尾巴,那玩意儿也是个大炸弹,只要稍稍一拉引线,就能将其炸得粉身碎骨。

但这事儿吧!担心也没求得用,郑大团长如今是邯郸地区的风云人物,送钱送物的多了去了,对面要点武器要点钱粮或是情报,只要不是特别过分,他都能一一满足。

郑云秋也知道,一个活着的自己,对于对面来说,远比死了有作用。

多天骏也没再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清乡行动’,从7月底到11月三个多月的时间仿佛在打酱油,除了坚守城池和掌控主要交通干道保证物资的运输,中条山前线和晋东南前线也没什么建树。

曾经号称今年内必须攻克的黄河天堑眼瞅着距离元旦就只一个月了,也依旧寸步未进。

而中方这边一看日本人偃旗息鼓了,也乐得清静,开启了‘你加强你的,我加强我’的模式。

别的敌后根据地不说,冀南这边除了继续征兵扩大兵力外,也玩起了‘高筑墙、广积粮’模式,大量土地因为战争荒芜,那就补种起来,种不了小麦、玉米、高粱那就种其他农作物,反正就是能吃的全部种起来。

大量的粮食也源源不断通过各种渠道送至冀南。

粮食除了供应军队外,对民众也有补贴,尤其是军属,正规军每户每月补贴精粮30斤,粗粮50斤,民兵每户补贴粗粮40斤,更是进一步刺激了根据地民众送儿送郎参军的热情。

除军属外,其余民众想获得粮食,只能通过劳作换取,补种粮食作物可获补贴,挖掘地道可获补贴,给村庄建设高墙可获补贴,为军队纳鞋底做布鞋可获补贴。。。。。。

眼瞅着秋天过了就是冬天,寒冬腊月肚里没食,老弱妇幼没一个能扛过寒冬,而且前几个月日军的清乡行动就在眼前,没有军人们奋勇抵抗,那可是整村整庄的人被屠杀殆尽,已经没有多少退路的民众们哪能不卖力?

男人们主要做挖地道垒高墙挖道沟的体力活儿,女人纺织做针线甚至种地,老人孩童负责帮助搬运挖出的泥土,大量的独轮小推车被制造出来。

随处可见的数十人组成的独轮车队在平原上缓缓移动,里面不是粮食也不是装备,全是泥土!

大量的泥土从地下挖掘出来,有的垒成墙,有的被做成工事,但更多的都是堆起来,形成一个个人造的丘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高空望过去,这样的人造丘陵数目高达近千个,真的是蔚为壮观!

那应该也是唐刀出于战术上的考虑,以这种大片人造丘陵形成一道道屏障,战时可作为阻碍日军装甲车和卡车快速前行的障碍。

甚至有些地道只通这些丘陵,士兵随时可以通过地道抵达这些平原上的制高点。

而反过来如果是有日军想抢占这些人造制高点,或许就又悲催的进入雷区甚至是定向爆破点。

整个冀南平原成了一个大工地,根据冀南公署日志记载,仅仅三个月,冀南地区补种农作物数十万亩,挖掘、加固地道总长度达3000公里,通往各村各镇道沟6000公里,人工堆设可用作战型丘陵1206座,埋设各种制式、土制地雷16万枚。

在生存危机下迸发出生命潜力的300万冀南军民就靠双手在寒冷冬季到来之前完成了这项堪称奇迹的平原防御工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