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华夏鉴定可信吗 > 第七十五集 黄天当立(第1页)

第七十五集 黄天当立(第1页)

河北冀州,燕赵大地。

张角、张宝、张梁兄弟三人分路云游,到处收徒布道,施符治病。宣传太平道时,杂揉“黄老”思想,并将此学说化为教义,广泛向信徒宣传。

太平道教义宣称,在天上皆有鬼神,时刻监视世人行为,并根据人行善恶以增减寿命。由此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乡里无知愚民闻此,无不趋之若鹜。

张角常持九节杖,在民间以符水、咒语之术,为人治病。并以此为掩护,广泛宣传《太平经》中关于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学说。

又派出弟子八人,到四面八方去宣传教义,发展徒众,以善道教化天下。经过十多年努力,太平道发展到中国多地,教徒达到数十万众。

张角眼见徒众大集,于是自称太平道教主,又称大贤良师,到处布道,并给人施符治病。施术之时,先令病者跪拜首过,或时病愈,众人神而信之,以此太平道迅速风靡河北。

闪回结束。时光荏苒,悠忽十年已过。

十年以来,张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转相诳诱,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或弃卖财产、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而病死者,亦以万数。

太平道所行之处,郡县官吏不解其意,反言张角是以善道教化百姓,实为圣贤之举。

帝师杨赐看透其间微妙,上书言道:张角诳曜百姓,遭赦不悔,稍益滋蔓。今若急下州郡捕讨,恐更骚扰,速成其患。宜切敕刺史、二千石诸官,简别流民,各护归本郡,以孤弱其党,然后诛其渠帅,可不劳而定。

表章虽上,时逢杨赐罢职去位,事遂留中不发。

司徒掾刘陶乃是杨赐弟子,深以恩师之论为然,复上疏言:张角等阴谋益甚,四方私言,皆云张角窃入京师,觇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州郡忌讳,不欲闻之,但更相告语,莫肯公文。宜下明诏,重募角等,赏以国土,有敢回避,与之同罪。

灵帝殊览奏,不以为意。但因欣赏刘陶文采飞扬,遂诏命其次第《春秋条例》。

张角便趁朝廷放任之机,遂置天下部众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在各方及诸郡传其讹言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又命徒众各以白土为笔,在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皆写作“甲子”二字于门墙之上。约定来日听从总坛号令,以为攻击目标符号。

画外音:只因汉灵帝失于大意,不予禁止,太平道因此得以盛行天下,蔓延不可遏制。因太平道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奉祀“中黄太一”为至尊天神;教中纲领目标、教义称号、教区组织、宗教仪式、活动内容、传教方式等,皆据《太平经》而来。

镜头转换,按下江湖,复说朝堂。

字幕:光和六年,宦官势力达到极盛。一年之中,中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粟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宁典等皆都封侯,贵宠无比,时人称为“十常侍”。

灵帝对十常侍视若亲人,须臾不能使离左右。若有朝臣进谏,则必当众对人言道:张常侍是我阿公,赵常侍是我阿母。世人皆奉父母至孝,我何独不能哉?

于是满朝文武皆都缄口,十常侍依恃帝宠,愈加无所忌惮。

乃自宫外京城之内,各起高宅大第,规模皆都同于皇宫;又使父兄子弟出任州郡牧守,残害百姓,贪暴胡为,无人敢问,天下怨声四起。

八月,灵帝大兴土木,起四百尺观于阿亭道。

冬十月,太尉许彧罢职,以太常杨赐为太尉。

杨赐便奏黄琬治乱之才,命为议郎,继任青州刺史。黄琬已看出天下将乱,但鬼谷门徒大都禁锢隐居,或藏匿江湖之中,自己独木难支,亦无善计阻之。

便在此时,汉灵帝依然骄奢淫侈,不以朝政为意,时或出京校猎,因久不回。因历函谷关西去,狩于广成苑;至十二月年底之前方回銮还都,却不处理政务,又临幸太学讲经。

时有桓典为侍御史,为政不避权贵,宦官大都畏之。

字幕:桓典,字公雅,谯国龙亢人,故太傅桓焉之孙。复传祖业,以《尚书》教授颍川,门徒数百人,举孝廉为郎。

当沛相王吉以罪被诛之时,故人亲戚莫敢至者。桓典独弃官收敛归葬,服丧三年,负土成坟,为立祠堂,尽礼而去。其后以侍御征辟于司徒袁隗府,举其高第,得拜侍御史。

是时宦官秉权,正在炙手可热之际,独桓典执政无所回避,便如当年阳球一般。因桓典常乘骢马过市,京师权贵畏惮,相互为语: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镜头转换,按下朝堂,复说江湖。

字幕:光和七年,因本年闰月,改元为中平元年。

春正月,张角授命亲传弟子马元义:命你为淮南大方渠帅,收荆、扬二州党徒数万人,与为师约期而会,先于邺城发动起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元义:喏,徒儿谨遵师命。

于是前往淮南联络党徒,又数度往来于京师之间,结连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以为内应,约以三月初五甲子日为期,内外俱起,依照白垩土所书“甲子”符号,攻打京师。

然在二月十五日前后,太平道信徒济南人唐周上书官府,告发起义之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