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院士数量经过一轮洗牌之后大幅缩水。
好消息是前百分之三十的人群中,排名越靠前的能力越大。
也就是说,两院中项目负责人水准的高级院士数量,要远超之前。
但所有的统计结果中,唯独缺了一个人。
而杨林安在意的,恰巧只是这个人。
他翻来覆去发现确实数据有缺失之后,便给研究院打过去了电话。
“荀风的测评数据呢?”
电话那头,一位工作人员为难道:“荀风同学的情况有些复杂,如果想要得到清晰的结果,后面需要单独进行一次全面的测评。”
“测评的话需要多久?”
“最低也要一周左右,”工作人员解释道:“因为之前的意识反应检测,荀风还没有出现任何错误,如果按照意识反应检测的结果来看,荀风的水准应该是在荀院长之上……”
“但这种水平的继承者,光靠意识反应检测检测的话还是不够保险,所以接下来的评测需要用具体问题去测试,时间会久一些,如果要完整检测的话,恐怕得一个月时间。”
“那就太久了,”杨林安道:“专门花一周时间去测评的话应该是来不及了,就在后面的工作中慢慢检测吧。”
“那也只能这样了。”
挂断电话以后。
杨林安摩拳擦掌,脸上充满了期待。
按照火种计划的原理,意识反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决定了思维,所以理论上来讲,荀风是达到了敬昌的水准的。
他很期待荀风是真的达到了。
一方面是希望敬昌的心血没有白费,
另一方面是敬昌走了,他很希望能再出现一个如敬昌那样能够在物理学领域让他感觉到压力的人。
在西方那十几年,他已经无趣了很长时间了。
物理学领域达到前沿之后,就会变得孤独。
因为你的任何研究,在旁人看来都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
所以一切的研究、一切的推演,你都是独行者。
在这种近乎独裁的科研中,出错是常有的。
虽然哪怕是错误,在外人眼里也是一生也无法企及的成就。
但对你本人而言,这是非常无趣的。
所以,杨林安很希望有一个人,能在他身旁告诉他:“你错了”。
之前这句话荀敬昌有资格说。
可现在敬昌也走了,他仿佛又要陷入那种物理学孤独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