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能够做到内阁首辅的人物都是政治强人。
在政治上,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分出对错来的,就如同现在王锡爵竭力阐述的一样,他和张居正都是秉持改革的观念,但是两个人的分歧却很大。
而且最重要的是各有道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居正的改革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他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而为了推行经济上的改革,他实际上是牺牲了其他方面的利益。
比如朝廷在边境上的利益,茶马盐铁等重要的战略物资,都和鞑靼展开了交易。
再比如在吏治上的严酷!
张居正的恶名有一大半都是因为他对待政敌的狠辣,但凡和他政见不同的人,到最后都是罢官归去的结果,不管这些人是不是有才能,是不是为国为民,张居正都不管,但凡是挡在他面前的人,他都要铲除掉,以保证他能够高度集权。
而他高度集权的原因,则是只有掌握朝廷大部分的权力的时候,他才能彻底贯彻自己的改革思路。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在此过程当中,用了很多不光彩的手段,而且有许多清正廉洁,对于朝廷忠心,且有能力的官员只仅仅因为阵营的不同,就惨遭雪藏。
再有便是考成法!
这也是张居正和王锡爵两人之间最大的分歧之处,王锡爵主张的平稳,温和的逐步改革方式。
而张居正搞的是一刀切。
他为各个衙门制定一套僵硬的体系标准,但凡是达不到要求的,一律革职查办。
这样做固然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提高朝政的运转速度,但是长期来看,如此一来,却无疑会令朝臣离心离德,甚至在张居正执政的期间,有些官员因为难以达到标准被逼死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还有所谓的胡椒苏木折俸,张居正改革是为了改善朝廷的财政状况,但是很尴尬的一点是,改革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资金银两支持,于是张居正便将官员的俸禄采用昂贵的胡椒苏木来发放,兑换比率且不言。
普通的七八品官员,尤其是那些清水衙门,每个月就靠着俸禄活着,如此一来固然是为朝廷节约了大笔的资金,但是却是在把这些官员往死路上逼啊!
这些就是张居正改革的代价,而且只是代价当中的一小部分……
如此一来,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满朝上下对于张居正这个词简直谈虎色变,为什么老首辅固执的反对启用张居正的改革政策,而是希望能够采用温和的吏治改革政策。
应当说,两方面都有自己的道理,而朱常洛身为人君,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从各种政治主站当中,选出对国家最有利的一种,并且竭力推行下去。
“元辅言之有理,但是不知元辅可曾考虑过一件事情,吏治肃清,固然是重中之重,张公之行为,也着实难评对错,可若是张公如元辅一般,以朝廷稳定为重,恐怕他的改革根本无法推行下去吧?”
沉吟片刻,朱常洛缓缓说道。
张居正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但是他还是做了,因为他没有第二条路走。
历来改革失败的原因只有一个,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
试想一下,一个区区的夺情之变,便大大牵扯了张居正改革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