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中国近代刑事大案 > 第317章 神秘失踪的小学女教师1982年长春816杀人埋尸案(第2页)

第317章 神秘失踪的小学女教师1982年长春816杀人埋尸案(第2页)

“我看透了,人生不过那么回事,我将来也不结婚了,领着孩子过,给我找个房子就行!”

女性,不管是圣洁的,还是有污点的,母爱这个本性一般是不会改变的。堕落了的王爱军,此时更一切都不在乎了。

张健群思想激烈地斗争着,他担心事情败露出来,不好收拾。因而不得不搜索刮肠,考虑着退路。他知道拗不过她,不让孩子生下来是办不到的了,可怎样安排,才会既生孩子又不暴露呢?他决定先借一处房子,让逐渐显怀的王爱军从家里搬出来,避开热人的视线。

费了很大力气,总算借到杨家的房子。1982年6月初,张健群以安排表妹为名,把王爱军送到杨家。无疑,王爱军的一切生活开销,都要由张健群供给了。

一个本来就很沉重的包袱,更加沉重了。

审讯室里的张健群,清楚地知道明天就要从世界上消失,而且是作为罪人,带着耻辱,在人们鄙夷的目光中死去,他痛苦万分,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亲人。

“我前半生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可给亲人们留下了辛酸、痛苦,留下了耻辱,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父母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爸爸更痛苦的呢!由于我的罪过,才使你们吞食人生最难咽的苦果,我太无情了……”

是啊,“罪过”这个东西似乎有一种魔力,有时竟会引着或逼着你,进入它的陷阱。着了这种魔的人,想摆脱掉困境往往是很难的、有时明知前面就是火坑,也要往里跳。现在的张健群就是这样,无法挣脱“罪过”这条绳索的束缚,只有让它牵着朝前走去。

王爱军从家里搬出来,只不过解决了燃眉之急。转眼两个月过去了,临产期就要到来,杨家已把王爱军看成是不受欢迎的人了。这时,王爱军又给张健群下了死令:“孩子不能生在别人家!快找房子!”

张健群无奈,只好四处托人去找。但在房于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要想短期内找到房子,那只能是一种空想。

产期一天天临近,还有20多天了,张健群爱人返籍的调动已有头绪,过不了几天就要回来办手续……

眼看着这一天就要到来:张健群让王爱军这个大姑娘生了孩子——成了街坊邻居、同志的笑料;组织上发现自己的问题——一切都完了;返籍的妻子发现自己的不轨——无法交待;王爱军今后的生活怎么办……

这些问题尖锐地摆在张健群的面前。他无法排解,无法作答,但也不甘让自己垮下去,怎么办?难道就没有一个万全之策了吗?仍然被侥幸心理支配着的张健群,不会听信理智的告诫。

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想出一个在当时自以为是唯一的“万全之策”。殊不知,只不过是向罪恶的深渊又迈了一步,掘下毁灭自己的坟基。

1982年8月10日,张健群来到杨家,佯说房子借到了,表妹就要搬走。杨家看到王爱军那种样子,巴不得快点搬出去。经过商量,杨家同意将王爱军的东西暂时放在这里。于是,王爱军带着身边的衣物,跟着张健群高兴地走了。

其实,张健群根本没有房子给王爱军住,只不过把她带到了自己家的小仓房。这个小仓房在张家房后,是在半年前盖起来的,里面装着煤等破烂东西。

张健群告诉她:“房子正在借,暂时在这里住几天。”

就这样,王爱军像个幽灵一样,白天起早到街上去溜达,晚间回到仓房睡觉。张健群怕出现意外,晚间也陪她睡在小仓房。

几天过去了,王爱军手头钱没有了,房子更无着落,她有些疑虑:“你房子借不到,钱也借不到,是不是在推我?”

面对着这咄咄逼人的形势,张健群真有些喘不过气来,他恨不得一下子从这个困境挣脱出去,他想了想,决心实施最后的计划。

8月16日夜,深沉,寂静。暑天的小仓房,闷热又潮湿。张健群仍不放过这最后的机会,向这个被自己占有二年即将临产的“姑娘”发泄着兽欲。但他仍以好言相劝:“明天就可借钱,房子也有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痴情的姑娘,此时也许正在想着做母亲的幸福。也许正思索着“及时行乐”的信条到底对不对,也许什么也没想。

夜,更静了,小仓房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突然,“砰”的一声,打破了小仓房的沉寂。王爱军倒在血泊中,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杀她的凶手竟是她心里倾慕的情人。

张健群在一瞬间解决了所有的难题,他庆幸。在一阵心慌之后,他立即将王爱军的尸体扔到仓房早挖好的地槽中,用土掩埋好。

从此,王爱军便失踪了。

应该说,张健群在实行犯罪的时候,头脑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所干的勾当是多么残忍,多么可恶,可他仍怀着侥幸。

查找王爱军失踪一案,差不多进行了一年时间。这期间,王爱军家人也有所察觉,以为与张健群有关,但由于没有抓到把柄,也就不好深究了。结果还是应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话。王爱军的失踪,终于追到张健群的头上。

1984年5月,张健群被依法逮捕。开始他还想狡赖,但事实真相已大白于天下。从张建群家小仓房水泥地面下边,挖出了王爱军的尸骨和剖出未出生的已有三十六周的胎儿尸体。事实确凿无疑地证明了张健群残害妇女儿童的罪行。

张健群在诀别信中写道:“我走的是自绝之路,但给人们留下了血的教训。做人难,走出一条笔直的路更难。我是夭折在这条路上的罪人。”

在被押上刑场之前,张健群从自己设下的雾障中走出来,反省着自己半生走过的路,虽然为时已晚,但可以反面给人以教训:非份的东西,万不可得。

喜欢中国近代轰动案件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中国近代轰动案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