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19位院士 > 第257章 从浙江绍兴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航天科技专家冯志海(第2页)

第257章 从浙江绍兴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航天科技专家冯志海(第2页)

他能够从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思考和解决航天材料领域的关键问题,为他后来在航天防热复合材料技术和碳纤维国产化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院士从业之路

1986年,冯志海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年8月31日,冯志海入选“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23年11月22日,冯志海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冯志海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当选院士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自1986年起,冯志海就扎根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长期专注于航天防热复合材料技术和碳纤维国产化研究。

这种长期的专注,使他能够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和技术难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奠定了基础。

如他发明树脂转移浸渍与液压固化相结合的新型液体成型方法等,这些成果是他当选院士的重要支撑。

冯志海从助理研究员到副研究员再到研究员,在不同职称阶段,承担着不同层次的科研任务和职责。

这促使他不断学习、研究和创新,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

在这一过程中,冯志海不断深化对航天材料领域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敏锐地把握学科发展前沿,为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冯志海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期间,能够有机会深度参与众多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为他提供了充足的科研资源和平台,更让他能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而且培养了他从宏观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研究能力,对他当选院士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冯志海在航天领域的长期从业经历,使他深受航天精神的熏陶和激励。

航天精神所蕴含的爱国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等品质,促使冯志海在科研工作中不畏艰难、勇攀高峰,始终保持对科研事业的高度热情和执着追求,为他在航天材料领域取得突出成就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冯志海在研究所工作多年,与所内同事、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等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

通过与各方的合作交流,冯志海能够获取更丰富的科研信息和资源,拓宽他的研究视野,为他的科研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提升了他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这些都为他当选院士创造了有利条件。

院士科研之路

冯志海院士长期致力于航天防热复合材料技术和碳纤维国产化研究,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

冯志海院士发明了树脂转移浸渍与液压固化相结合的新型液体成型方法。该方法通过真空或注射装置,将专用树脂注入闭合模腔,使预成形体完全浸润,再经液压固化实现材料致密化和强化。

它有效解决了大尺寸整体织物与酚醛的全厚度均匀复合和致密化难题,避免了传统成型工艺中的浸渍不均问题,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并且,相比传统的热压罐成型工艺,该方法大幅节省了能量消耗和设备费用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多型战略战术导弹的研制,为导弹的小型化、高性能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该技术推动了国防科技事业的进步,也有助于提升相关产业的制造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冯志海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三维编织碳酚醛复合材料。

这是一种轻质强韧化热防护材料,具有烧蚀率小、热防护效率高、抗剪切能力强等优点。

通过三维编织技术将碳纤维编织成复杂形状和结构的预制体,再与酚醛树脂结合形成复合材料,实现了结构功能一体化。

该材料在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以及各类飞行器的重要热防护位置得到广泛应用。

其优异的热防护性能可确保飞行器在高温环境下安全稳定运行。

而且,因其轻质高强的特性,能够有效减轻飞行器结构重量,提高飞行性能,降低燃油消耗。

此外,三维编织技术还可制备出具有复杂形状和内部结构的整体构件,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性能、多功能复合材料的需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