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书房门外多看一分钟,他们就得多受一分钟的罪。
下午,胤礽和胤禔一起上完骑射课,康熙定时定点来书房查验两人的课业。
率先问的,是胤礽。
对于康熙问的那些刁钻的问题,胤礽一脸坦然,毕竟他从小到大都是这么过来的,而且他有上辈子处理政务的经历,那些都是他回答康熙问题的知识储备。
而胤禔就不一样了。
他本来还庆幸胤礽排在他这个大哥前头,能给他打个样,然而听完康熙和胤礽的对话之后,他的脑海里就只剩下了空白。
老二他……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善师期于不阵,上将先于伐谋。未待干戈,遽清金庭之浸……”?
是在说上战场的事儿?
“韩非曾言: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所以,儿子认为,用人不能只看他如何说,更要看他如何做,言行合一乃……”
胤礽侃侃而谈,将自已的看法娓娓道来。
胤禔脑门上逐渐有冷汗汇聚。
他倒也不是完全听不懂,但大多数时间,他都好像在听天书?
很快,康熙听完了胤礽的作答,点点头夸赞一句,
“不错。”
随即视线转向胤禔。
“胤禔。”
胤禔打了个激灵,忙道,
“儿子在。”
“如何举直错诸枉?”
胤禔:“善于用人者,则必善于成事…呃……”
“选拔正直者,弃置邪曲者,能使邪曲者正直…”
“够了,朕在问你若王一地,如何选拔治世之才,不是让你背书。”
胤禔听明白了,但他不怎么会那些弯弯绕绕的讲话方式,于是就用满语回答道,
“听从民意,百姓口中的好人,就是儿子想选拔的人。”
康熙:“……”
“若此人本性奸佞,只是为了获取民意刻意伪装的呢?”
“若是如此,时日久了他总会露出马脚,激起民怨沸腾,那儿子把他杀掉以平民愤。”
“他死了,谁来接替他的位置呢?”
“儿子再选一个就是了,有了前车之鉴,儿子相信不会再有奸佞者冒头。”
康熙太阳穴突突地跳了几下,声音越发冰冷,
“若是你委以重任的是奸诈之人,在他任职期间用他手中权利和金钱收买人心,最终威胁到你的地位,让你投石忌器,你又该如何?”
“儿子选的人出身平民,不会拥有太多家财,而且任职期间,儿子会让其身边的人对他进行监督。
大清官制规定三年一任,那儿子就一年去民间听一次民意,心术不正之人总归会露出马脚的。”
康熙深吸了口气,虽有些差强人意,但勉强过关。
‘有点脑子但不多,以后还是外出带兵打仗靠谱一点。’
胤礽听着胤禔的回答,在心底给胤禔打了个叉。
‘糊弄人的方法何止千万种,上有所好下必附之,若手底下只一人,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规避奸佞,十人呢?百人呢?大清疆域辽阔,官吏数万,若人人都是这样的考核方式,累死你你也考核不过来。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还是军营那地方适合老大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