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升准备让这八个民勇营殿后,协守襄阳城。
为什么说是协守?
因为殿后及守襄阳的主力,将是亲卫军胜捷营以及包括陆军炮炮哨在内的半个虎贲营,外加千余原襄阳乡兵!
这些襄阳乡兵都是本地人,见义军入城后并未烧杀抢掠,便没有过度顽抗,一股股地先后投降了。
至于募营兵,投降的更多,高达两千余人!
投降的募营兵跟俘虏的待遇又有所不同。
刘升准备带回去先编为民勇,让他们逐渐适应崋部义军的纪律,以后再择其中优秀者加入常备军中。
张献忠的兵力,刘升在过去几日也算是摸清楚了。
知道张献忠老营只有四千余人,剩下几万都是才强征入伍的百姓。
虽然过去几日,张献忠持续招兵,但估摸着其中青壮新兵也才两万多。
张献忠的这些新兵训练度要比崋部在城里招的民勇更差,或者说就没有训练。
另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连兵器都没有一把,只能拿带铁器的农具当武器,或者干脆就拿着根木棍。
面对这样一群真正的农民军,刘升有信心让张献忠知难而退···
二月初十,上午。
第二团团副黄敢、第七团团副刘长河,带着四营常备军及一万民夫兼船工,乘坐一千多艘大小舟船,回到了襄阳城北码头。
在攻占襄阳的当天晚上,刘升就给红娘子、李长文分别发去电报,让两人派兵来帮忙押运钱粮。
最终是由刘长河携带第七团一个营,黄敢携带第二团两个营,外加在确山驻守的红娘子第四团一个营,共四营常备军入南阳府。
四营常备军花了两天时间到泌阳,之后乘坐舟船由泌水顺流南下,不足两日就到了襄阳城。
当时是二月初五。
这四营常备军只歇息了一夜,次日便开始押运任务。
刘升用在襄阳征募的一万民夫做纤夫及船工(襄阳城处在汉水边,平民百姓基本都会水、会撑船)。
用前后搜集的一千多艘大小舟船当载具。
一次性就运走近十万石粮食!
为了赶时间,这些粮食都是先运往两百里外的唐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便如此,黄敢、刘长河等人往返一趟也花了四天。
主要是逆流北上耗时间——即便有近万民夫当纤夫,帮忙拉船,船队从襄阳北上唐县依旧用了近三天。
倒是回襄阳来,又成了顺流而下,泌水平缓,可日夜兼程,只需一天时间就能赶到。
所以,这是黄敢、刘长河等人第二次押运了。
钱粮装船之事,自有军政员们组织襄阳城的百姓去做。
黄敢、刘长河带兵进城休息,顺带向刘升禀报路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