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围场县杨家湾小学 > 红色戏曲洪流(第1页)

红色戏曲洪流(第1页)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一条红色戏曲洪流。她以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为主体基础,由多个红色戏曲团体融合而成,是一个红彤彤的戏曲艺术剧院。

陕甘宁边区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成立了许多戏曲团体。有延安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新正县(今旬邑县)的“关中剧团”、泾阳县云阳的“七月剧团”、淳化县马栏的“八一剧团”

等。这些剧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革命战争的进程中,这些剧团或因工作需要,或因精简编制不时合并重组。现将有关剧团分别介绍如下。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于1938年7月4日在延安成立,是在毛主席的指示关怀下,由柯仲平将延安师范学校乡土剧团与延安市群众业余剧团组建成立。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诞生的第一个革命戏曲团体,隶属陕甘宁边区党委、中共中央宣传部和边区文委。柯仲平任团长,刘克礼(原延安市群众剧团负责人)任副团长,张季纯、马健翎任剧务部主任。还有墨遗萍、刘白羽、黄俊耀、柳青、草明等许多专家和演职人员。

剧团以演秦腔、眉户为主,也演秧歌和快板剧。坚持运用传统戏曲形式表现现实生活,为革命斗争服务。剧团在艺术上大胆探索,改革旧戏曲,创造出一条编演现代戏的道路。初期全部是新创演出现代戏,如《有办法》《一条路》《十二把镰刀》《血泪仇》等。

剧团积极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编演现实生活题材,树立革命英雄人物。剧团始终战斗在第一线,走遍边区24个县镇,广受群众和战士欢迎。

剧团在成立、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到党中央领导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人的关怀。有的赠大洋,有的送缴获日本的服装、大刀做演出道具,陆定一还题写了“学习马列主义”的字幅。

民众剧团和边区的其他一些戏曲团体,经常交流经验,互相支援。1940年3月,剧团到关中分区马家堡演出,与关中剧团会合。两个剧团一起演出,互相学习,还派黄俊耀暂任关中剧团政治协理员。

关中剧团

1939年秋,习仲勋在新正县领导成立了关中剧团,剧团主演秦腔,随即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因地处国统区边沿,剧团常常受到反动派和其军队的袭扰,加之供给艰难,处境十分困苦。演出的服装、乐器、道具等都要向民间借用。演出一些传统戏,还演出一些现代戏,如《关中炮火》《大上当》《中国魂》等。在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来巡回演出时,关中剧团得到帮助,学习了很多知识。之后的演出更加红火,深受关中分区四县一特区人民群众欢迎。

七月剧团

1939年7月1日,在中共陕西省委主持下,七月剧团于泾阳县云阳镇成立。主演秦腔,兼演话剧、歌舞等。主要演职人员有王群定、王小民、王依群、陈瑞林等。剧团以宣传党团结一切进步力量,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战、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为宗旨和任务。演出了秦腔《抓汉奸》《特种学校》《洋烟恨》、话剧《塞上风云》、快板剧《世界大战》等。后改为西北剧团二团。

关警剧团

1940年秋,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保安司令部在新正县(今旬邑县)阳坡头村成立了“关保宣传队”,主演秦腔,“为兵服务,演现代戏”。后从七月剧团调来薛佃民等人,演出实力壮大,改名为“关警剧团”,1942年与西北剧团二团合并,组成八一剧团。

八一剧团

1942年,中共陕西省委将西北剧团二团与关警剧团合并,在旬邑县马栏镇成立了“八一剧团”,隶属关中分区领导。主演秦腔,兼演眉户、歌剧、话剧、歌舞等。演职人员有杨公愚、袁光、王群定、肖金等。当年秋,到延安演出《石达开》《民族魂》等戏,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演出,朱德赞扬说:“演得好。”毛泽东看到幕布破旧,指示中央管理局赠送一套新幕布,上面缝着“为发展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新文化而奋斗”和“推陈出新”及“关中分区八一剧团留念”。

1943年春,关中剧团与八一剧团合并,成立“关中八一剧团”。

关中八一剧团

1943年2月,由关中剧团与八一剧团合并成立关中八一剧团,隶属关中地委领导。演出有《白毛女》《一家人》《屈原》等150多本(折)戏。每一年有10个多月的时间到边区及新区演出。

1949年,随着三原县的解放,关中八一剧团改为三原分区文艺工作团,招收了刘天顺、温养言、淡明芳、韩群保等演员。1950年,该团调进西安,改为陕西省文艺工作团。

裕民社

裕民社前身是蒲城县上王镇一个财主家的班社,原名“三义社”。后由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过要职的霍景生接手,改为“景存社”。1941年10月,省工委书记汪锋给临潼县中共关中中心县委书记(时任栎阳镇国民兵团政训员)杨宜汉和人称“二镇长”的王知德(中共地下党员)写信,让他们组建一个剧社送到边区。经过重重关卡,终于在1942年12月31日将“景存社”全体人员送到边区马栏镇。省工委将该社改为“裕民社”。在这里学习和演出的几个月时间里,全社演职人员深深感受到共产党和边区人民的关怀与温暖,决心加入革命队伍,为人民大众服务。随后,并入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

1953年4月,由陕西省文艺工作团部分人员与咸阳文艺工作团二队(前身三原明正社)组成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人员有姜炳泰、王依群、任哲中、阎振俗、阎更平、蔡鹤汀、蔡鹤洲、段林菊、贾子明等。演出《刘巧儿》《周仁回府》等。

陕西省眉户剧团

1953年8月1日,在陕西省文艺工作团的基础上成立陕西省眉户剧团。从咸阳专区文工团调来王斌、王强、王炎等。从渭南专区文工团调来奥树欣、张秾、王景山、刘梅欣等,还有安康专区文工团的蒋小青等。其他演职人员有高鲁手、王伯芳、刘天顺、薛玉芳、马生采等。演出眉户现代戏《志愿军未婚妻》《迎春花儿开了》等。在对眉户音乐唱腔改革尝试及组建中西乐结合的混合乐队,扩大和丰富戏曲乐队的伴奏领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1949年9月从延安进驻西安后,进行了多次更名或合并改建:1950年2月,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更名为西北民众剧团。1951年冬,西北民众剧团受命组建西北戏曲研究院,经过一年的筹备,到1952年末,西北戏曲研究院正式成立。直到1955年5月,西北大区撤销,西北戏曲研究院与陕西省眉户团、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合并,组建成“陕西省戏曲剧院”(现今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综上所述,这种种红色戏曲团体,以及大批戏曲英才,在那烽火连天的年代,披肝沥胆、舍生忘死,经过千辛万苦、艰难曲折,汇聚成一条红色洪流——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她被誉为“中国戏曲红色第一院”。

半个多世纪以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用心、用情、用功赓续红色血脉,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为秦腔、眉户、碗碗腔等中国戏曲艺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