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庄里焰小炉子烧烤加盟 > 燃烧(第1页)

燃烧(第1页)

煤是一种燃料,燃烧自然是它的宿命。物体燃烧的结局不一定都是化为灰烬,煤燃烧后,在渐渐熄灭到冷却的过程中还能散发出大量的热。

父亲是一名煤矿工人,对于煤和燃烧他懂得很多。他说,煤炭看起来是黑色的,燃烧的时候却是红色的。从小生活在矿山的我,对煤炭也有了特殊的感情。无论是烟囱里冒出的浓烟的味道,还是灶膛里闪烁着的通红的火苗,总能给我带来些许兴奋和暖意。村后的甄家沟煤矿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家国营煤矿,产出的煤块像打过蜡一样,用一根火柴在煤的平整表面用力划过,就能将煤点着。父亲说这里的煤都修炼成精了,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煤了。

煤矿的矿区在村后,煤矿的管理部门在村前。大多数工人住在矿区和矿区周围的村子里。那个时候并没有租房的说法,带着家属的煤矿工人住在村子空着的窑洞里,不用掏一分钱,只要平时带回一块煤,或打扫一下院子,或帮着房东去山上干几天农活,就是对房东最好的回报了。

我家后面院子的一孔老窑洞里住了几个没带家属的工人,他们来自离煤矿一百多里的几个村子。他们没去村前的矿部食堂吃饭,而是自己做着吃,因为自己做每个月最少能省下十块钱。他们的米、面、油是从自己家里带来的,蔬菜全部来自慷慨而善良的房东家。

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县,东西南北的口音也有区别。有个叫毛娃的工人来自西川,他的口音在本土口音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点卷舌音,尾音淡淡地向左扯去,以至于他说话的时候嘴角也向左抽着,跟他一块儿上班的工人开玩笑叫他“抽嘴”。

毛娃装着满肚子故事。不管是上工生产时,还是下班后,大伙总能被他的故事吸引。有个叫王三的工友为了能天天听他讲故事,竟然一年都没回家。

毛娃讲的一个故事让大伙印象很深。故事是这样的:后山里有一只修炼成精的火狐,每天早上在太阳刚出来时,站在太阳地里跳舞。村子里有一个猎人,多次带着土枪想去杀死这只狐狸,可是每次去,不是扳机扣不动就是枪打不响。有一次,他看着跳着舞的火狐像一团火在阳光中欢快地燃烧着,心想,这只狐狸可能是太阳神派来的精灵,否则为什么自己打猎这么多年,猎枪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可是面对这只火狐,猎枪却始终无法正常使用?想到这里,他赶忙朝着跳着舞的火狐拜了三拜,然后下山回到家里。这年秋天,山里的庄稼大丰收,这只火狐在秋收后消失了。猎人土枪的枪管莫名其妙地断了,他从此不再打猎。

毛娃讲完故事说,人跟这只火狐一样,生下来就开始燃烧,直到把自己烧完;也跟煤一样,天生就是燃烧的料。有人问,那只狐狸去哪儿了?他说,那只狐狸燃烧完后就被太阳神收走了。

这种寓言式的浪漫故事,几乎都是从民间开始流传的,它的创作者也许是吃着粗茶淡饭的目不识丁的农民,但最优秀的文化几乎都带着泥土的根脉。民间故事素来就不失浪漫,并且含有朴素的真理,始终扎根于人民,口口相传于民间。

与毛娃住在同一孔窑洞里的还有其他四位工友。他们五人都是没带家属的“单身”男人,每天一起上下班,一起热热闹闹地过着快乐的生活。

年纪最小的叫锁子,他来自东川靠近榆林地界的一个小村子,口音与毛娃完全不同,说话的时候好像在舌头上盖了一片树叶,把声音压扁了,特别是说“上”这个字,如同开玩笑一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说出的“上”像是声音被压扁的“社”,而且这个“社”的尾音还有点残缺,不到三分之二就戛然而止。

锁子每次从煤矿回家的时候,都会向村里的村民借一辆驴拉架子车,装一车煤运回家。入冬前,锁子又去前面院子老孙家借来那头驴和架子车,到煤矿上装了一车上好的煤块,赶着毛驴车向距离煤矿七八十里的家里走去。

到了晌午时分,也才走了一半路程。锁子用两块重三十斤的煤块从路边的一户人家换来一碗小米干饭。他不到三分钟就吃完饭,然后继续赶路,直到夜色降临才回到家。

妻子和孩子不知道他这天回家,听见院子里卸煤的声音,出门看见锁子后,妻子急忙帮着卸煤。她说,给你做揪面片吃吧。锁子说,多放点酸菜。两三岁的孩子扯着妈妈的衣角,跌跌撞撞地跟在后边,妻子一把提起孩子夹在腋窝下,飞快地去烧火做饭。

山村的夜空很高,天上的星星是这个山村最亮的灯火。对于村里人来说,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并不属于宇宙,只属于人间。人间是烟火场,即使晚上千家万户进入梦乡了,天空中发亮的星月也是他们在夜色中留下的灯火。

第二天早上锁子就要返回煤矿。妻子问,能不能多住两天?锁子说,那不行,要回去给老孙家还驴车呢。妻子不说话了。孩子不太理会有点陌生的父亲,锁子抱起孩子亲了一口,孩子伸出双臂扑向母亲。锁子苦笑一下,牵着驴就要起身。妻子说,你这次走了,要等到快过年的时候放了假才回来吧?锁子说,是。妻子说,到了煤矿上吃好一点。锁子说,你不用操心,我在煤矿上很好。

锁子每次借用完老孙家的架子车,还的时候都要从家里带一些小米、绿豆给老孙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支持和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的。普通人的生活就是从柴米油盐中获取生活的滋味,使烟火延续于平淡而琐碎的日常之中,完成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酸甜苦辣和生死离别。

锁子回到煤矿后的第三天,因一米多高的煤层坍塌,他在井下工作时被砸身亡。料理完后事,他的妻子说,锁子就是家里的一块煤啊,已经烧完了。

燃烧,在这里已经是一个很悲情的话题了。

这里的煤很容易燃烧,可以用一根火柴点着,一旦被点着,煤会被烧得渗出很多黏稠的油脂,火势和煤烟都很旺。这种完全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煤,从古至今被这里的人称作石炭,后来官方给这里的煤起了个名字,叫作五号煤。这种煤如果仅仅用于烧火做饭,资源的利用价值会大打折扣,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他们说这种煤里含有焦油,提炼出来的焦油有很多工业用途。

父亲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挖出的煤叫五号煤,更不知道五号煤的用途那么广。他对煤的最深解读,无非就是燃烧。父亲做事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专注做某件事的时候,从来不言困难。他说自己就是一块石炭,生来就是一团火。

是啊,父亲就是一团火,总会在夜色中为我们亮起来,在生计中为我们燃烧。这世上不仅父亲是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为自己的生命找到像煤一样燃烧的意义,在不同的时代燃烧着。

我的家乡子长县被誉为红都或将军县,从这里走出的十位将军,给北方这个弹丸之地注入了英雄血脉。他们就是瓦窑堡的十块五号煤,被时代从人群中呼唤而出,他们在为自己的时代燃烧,直至把生命燃烧为灰烬。

人类自古以来就不乏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像煤一样燃烧自己,化作动力推动着社会进步。煤的精神价值一直被忽略和低估,它的价值不仅仅是本身具有的使用价值,更有一种精神象征的价值。这个世界之所以能够繁荣,正是有了许多像煤一样的人在燃烧自己。

燃烧,这个自带光明与温暖的词语,以时代的特殊内涵,承载着每一个时代的使命。光明与温暖是煤的属性,是像父亲一样的人的精神术语。他们生来就热爱这个世界,会把自己当作一块煤,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温暖每一个角落,照亮每一片阴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