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最后的握手备稿六步 > 从朽根 到国礼记全国非遗根雕 技艺传承师包宗良(第2页)

从朽根 到国礼记全国非遗根雕 技艺传承师包宗良(第2页)

你的作品审像的多,应进一步要求审美。”刘勇关心地说:“你发表不少作品,也获过不少金奖,这说明前一阶段成绩是可观的。艺术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你有兴趣,可来京学习学习,进一步提高。”

他,总是走着箭头向上的道路。包宗良便于同年9月,毅然决定负笈赴京学艺。

到达北京,刘勇先生在第三天,和他就同赴天津参观全国的一个艺术展览会。在展会上,刘勇先生边看边指点,根的点、线、面、体、空间,就是最本质的艺术语言。

回京后,他语重心长地启发:“宗良啊,你家的许多作品,当初只在根材的自然形态中寻找具象,从今以后,应照罗丹说的要去发现美,发现根材生态形体中美的元素。”

在刘勇老师家,指导包宗良做一个以“上下求索”为主题的作品。老师给一个柴头,一把钩刀。他思考:主题是人的情感,怎么从树根的自然元素中体现这个“美”的元素呢?

这个柴头有几条根向上弯弯伸展,如果再把另外的弯根嫁接上去,不就符合题意了?

刘勇看他快做成,便郑重其事地指点一整套的工序: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打磨、上漆、命名等。这工序,就是包宗良发现的“新大陆”。

根据刘勇老师的工序去完成,他自己觉得满意,刘老师也称赞:“很不错,进步很快!”

2016年,他应邀参加“中国长治首届‘神农杯’崖柏根雕全国名家精品邀请展”。

展会期间,他又与山西的张维文、常彦兵、傅强四人,举行拜师仪式(8年前已跟刘勇老师学艺,这次是补拜)。横额是“著名根雕艺术家刘勇先生喜收新徒”,在座见证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杜宏宁与张锠。新学徒给刘老师一一敬茶,刘勇先生一一给每人发《雕塑》杂志(2016第四期)做纪念,并嘱咐:“要刻苦钻研,更上一层楼。”

拜师仪式,是包宗良艺术人生的里程碑,此后,他像出膛的子弹,向前飞跃。

他砥砺艺术弘扬正气

党中央多次号召我们要发扬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坚持文化自信,把文化推向世界。2017年,恩师刘勇又与《雕塑》杂志社社长来文成具体指导根雕创作,启发我们艺术工作者必须用自己的本行艺术弘扬正气。

包宗良出身于一个雇农家庭。解放前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祖父与父亲伯父靠当长工、打短工度日。他于1968年出生于浙江文成县西坑叶岸村,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全家人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他深深体会到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有今天的幸福日子。所以他用自己的作品来感谢伟大的党,感谢伟大的祖国。

他引我到朝阳新村家里参观根雕作品。他的房间简直是一个根艺展览馆。我问:“这个《中国之云》,是怎样做出来的?”

包宗良回答:过去,中国积贫积弱,受到列强欺凌。1964年,自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在西昌形成了蘑菇状的烟云。为了表现祖国走向强大,于是挑来盘根向上的材料制作,题为《中国之云》。

我又问:“你的‘同根同梦’,人家看得出来吗?而且是‘根包石’,这是你的新创作吧?”

“此名确实含蓄,一下子确实难以理解。我是用抽象思维制作的。顶上根包石的大球暗喻祖国大陆,东面恰恰有一个较小的根包着小石凌空,我便用象征手法,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人民同是中华炎黄子孙,而且共同盼望回归,所以取这一个名字。”

多么高远的眼光!多么深沉的感情!

我又翻看作者三份三国大使的“收藏证书”,把“坚如磐石”等作为“国礼”收藏,这是怎么一回事?

“今年6月份,国家有关部门通知我,8月21日,奥地利等三国驻华大使要会见我,并且通知我制作根雕作为‘国礼’赠送,将我国的根雕艺术传至世界,因此,我日夜悉心制作。”

他又介绍了创作思想: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百余年来,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列强侵略,同心协力建设可爱的祖国,我们为中华民族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而骄傲!

多么丰富的联想!多么深厚的家国情怀!

18年的工匠,18年的根雕,18年的实干,18年的创新。自2005至2016年中,在福州、大连、杭州等10多个城市展出作品,获10个金银奖,先后在中国《花木盆景》《国家雕塑》杂志上共发表29件作品并收入《中国根雕之光》《名家名作》《醉根》等书。包宗良现为首批温州市优秀民间文艺人才,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首届福建根雕艺术大师,全国非遗(根雕)技艺传承师,中华传统工艺大师,国际工艺美术大师。郑杨松、叶则东会长分别带领文成、青田的诗人慕名前来采风。朋友叶果勉励他:“一个人一生做好一件事就不错了,请继续前进。”

他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仍然一如既往地向高峰爬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我相信,在艺术的逆境中蓄势,路再远,走下去就能抵达,就能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2019年10月5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