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汉坊h15价格 > 第二十四章 假茶风波(第1页)

第二十四章 假茶风波(第1页)

时令进入仲秋,天气转凉,天汉茶庄把收购的晒青茶和茶坊加工的红茶、白茶整理完毕,才带着一帮人从泗王庙码头扬帆逆江西行,将茶运往汉中十八里铺。

汉江从紫阳到石泉这段碧波闪闪,水清如镜。两岸青山翠竹,片片橘园,丛丛茶林,风景如画。或大或小的稻田散落在汉江两岸的群山间。半山腰上,巴掌大的稻田黄绿相间,绿的是草,黄的是金灿灿的稻谷。收割季节,山路田坎上,时不时有赤脚的汉子出现在一块一块稻田里,他们肩着晒席,扛着打谷的四方桶,背着背篼箩筐,唱着山歌。割的割,打的打,“砰呛砰呛砰砰呛”的打谷声响成一片。

木船是逆水而行,到了滩口,船夫得上岸拉纤。他们脚蹬山崖,弓腰而行,绷直的纤绳深勒着古铜色的肩脊,吼上几声号子船就过去了。走了五日,河道拐了一个大弯,江面逐渐变得宽阔起来。进入石泉地界,一条小渔船突然从江边的柳荫下驶出来。到了江心,渔家一边下网,一边唱起渔歌:“大河涨水小河清,妹子心中呀有个人;哥哥出门天日久哟,妹子在家呀不放心……”郑德昌立在船头,在歌声中欣赏着两岸景色:云雾袅绕的青山,坡地上一垄垄的茶林,隐藏在竹林深处的茅屋,田坎上悠走的牛羊,组成一幅水墨山景。船缓缓地行,景缓缓地退,就这样走了二十五天才抵达十八里铺码头。船一靠岸,郑德铭就带着几个伙计迎了上来说:“东家一路舟楫劳累,没有晕船吧?”德昌回应说:“不晕船,可逆水船慢得晕人呀!”看着几个新面孔伙计又问道:“这几个是新来的伙计?”德铭回复说:“是的,来做学徒的。”几个伙计立马向德昌鞠躬行礼,又各自做了自我介绍。

德昌点点头说:“都还灵醒,就是要有恒心能吃苦啊!”郑德铭补充说:“都是家境不好的老家子弟,想学点真本事找口饭吃。”德昌严肃地说:“你做主汉中分号,不管是哪家哪姓的,不要养闲人。”德铭说:“这一点我严格把关。他们都是晚辈,不清不楚的我绝不会要。”德昌岔开话题问道:“马帮准备好了?”德铭说:“我预定了两个马帮一个驼队。两个马帮已经在十八里铺,随时可以上路;约定的驼队正在返回的途中,最迟明天下午能回到汉中。”德昌问:“一次能运走吧?”德铭说:“没麻达,我是按照六百担茶预定的马帮驼队。”

郑德昌简单吃了点晚餐,稍作休息,就带上礼物到了源隆茶店。他从岳父口中得知,朝廷已于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与西方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听了条约内容,他心里顿时感到郁闷。想不到慈禧太后指挥李鸿章签了条约,简直是丧权辱国,哪里还有国家尊严?德昌愤愤说:“这个大清国是咋回事?今天这个条,明天那个约,全是丧权卖国的。把一个国家弄成这个样子,不嫌丢人?”苗庆斋说:“每个商家都很敏感,担心朝廷在赔款时把商家的财路给断了,那咱们就只有喝西北风。”苗雨堂说:“朝廷还要靠商家给它义捐哩,不会让商家无路可走吧?”德昌苦笑着说:“自甲午海战失败以来,朝廷向日本开放了四个通商口岸,现时对咱们虽说影响不大,可时间一长,肯定会影响每个商家利益。就拿茶叶这个生意来说,这几年北边的毛子压低茶价,让咱们也吃了不少苦头。在甘南及西藏茶叶买卖中,印度也插进一脚,西北茶市前景不容乐观。”苗雨堂说:“最可气的是赔款四点五亿两,摊到全国人均一两,这不是在羞辱我们吗?”

两个月后,郑德昌随马帮驼队到了兰州。韩童生细心地招呼郑德昌说:“东家先稍事休息,我和乾坤再给东家汇报。”德昌说:“既然有事,现在就说。”韩童生说:“您先进屋。”转头吩咐下人:“小武,给东家倒茶,然后让伙房给东家准备吃的。”等郑德昌洗漱完毕,吃过饭,韩童生才说:“东家,一位俄国茶商对紫阳茶有兴趣,找了你几次。”德昌笑着说:“没想到我们的茶真让毛子如此上心了,找我啥事?”韩童生说:“这位茶商叫彼得洛维奇,是俄国在兰州采办茶叶的洋庄代办,愿意用比南柜定价高一到两成的价格收购紫阳茶,还提前一年支付银子。”德昌很高兴地说:“这倒是件好事!”郑乾坤补充道:“不过他们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我们每次运来的茶要先供给他们,如果有卖不完的茶,他们同意后,才能卖给其他茶行。”德昌深思了片刻,伸出两个手指头问韩童生:“把价格提高两成,却不定数量,如果不要货了还得经他们同意,之后我们才能出售。你对这样的要求是啥意见?”韩童生毫不犹豫地说:“价格提高两成,每次购买的茶叶数量都很大的话,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而且提前一年支付银子,不但能缓解周转问题,而且比原来卖给南柜和其他茶庄的利润加在一起都要高,我觉得是一笔划算买卖。”德昌又问乾坤:“你觉得呢?”乾坤也赞同说:“可以接单先做。”而德昌依然摇了摇头说:“不能接。”韩童生和郑乾坤感到很意外,疑惑道:“既然能赚这么多,东家为啥不做啊,看着银子变成水吗?”

郑德昌笑着说:“价格提高两成,明面上确实能赚取不少利润,也能缓解茶银周转,但这只是表面利益,潜在威胁你们想过没有?洋庄是想用表面利益输送来控制茶叶市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满足现状,若要把紫阳茶做大做强,话语权必须掌控在自己手里。”德昌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如果我们答应了人家的要求,就等于断绝了与其他茶商的门路,被洋庄表面的利益假象捆住了手脚,失去了话语权,生意圈会越做越小,甚至到最后走上绝路。而保持与其他茶行的联系,这些茶行无形中都会给我们义务做宣传推广,我们天汉茶庄会越来越有名气,生意也会越来越大。钱赚得自然就越来越多,那时候我们天汉茶庄所获得的商业价值和影响远远超过只抓住这一家的价值。”

韩童生、郑乾坤听了东家的分析解释,才恍然明白其中的奥妙。

就在郑德昌到达兰州的第三天,有消息说慈禧、光绪一行在十月初六带着浩浩荡荡的人马离开了西安。据传来的消息说,慈禧离开西安时,带着三千辆大车的财物,坐着八抬大轿,耀武扬威,场面壮观。德昌心想,想不到国家千疮百孔,百姓苦不堪言,老佛爷依然如故地铺排张扬,极尽奢华。面对这样的朝廷,今后生意可咋做呀?

正在感慨的郑德昌见郑乾坤冲了进来,就问:“乾坤,有急事吗?”郑乾坤向德昌和韩童生低语汇报道:“茶仓发现有假茶!”德昌和韩童生面面相觑,德昌难以置信地疑问道:“你下面的伙计不会弄错吧?咋会有这事?”郑乾坤说道:“我亲自看过,也尝过,这是作假高手做的茶,能以假乱真,一般人看不出名堂来,但一冲泡就会露馅。”德昌问:“假茶多吗?”乾坤说:“目前没法估计,我特意先来禀报。”德昌安排道:“这样,乾坤,你先去茶仓,找个理由停止交结,随后我去看看再说。”

郑乾坤走后,郑德昌心里迅速回顾分析起来。如果有假茶,肯定是在收购的粗细蔓子的晒青毛茶里面,这些都是从茶农、二道贩子和一些小茶商手里收购来的。出现少量的假茶,也属正常,量大了就让人生疑,因为天汉茶坊对这些茶还要进行分拣包装,一旦发现就会现场处理掉,每年茶坊处理假茶也有四五担。一些长于作假的技工经常成为小茶商和茶滚子的座上客,为了利益昧着良心做假茶。

原来天汉茶庄每次进库的茶,都要由账房进行验茶交结、登记进账后才能入库,再由茶庄分号按照年前的预定价格出售、批发给其他茶商、茶行,便于计算分号的利润和各掌柜的红利。韩童生按照东家的指示,安排郑乾坤接手兰州南柜朱总管预定的几百担新茶,自然不敢马虎。于是交结的时候,他便亲自到茶仓验茶。

忙了半天,小武就在一个茶包里抓了一撮泡了一杯,送到郑乾坤手上说:“郑掌柜,先喝杯茶歇歇气。”正好乾坤也渴了,就接过茶杯喝了一口,发现茶汤有一股酸涩味,立马问小武:“这是哪儿的茶啊?”小武一指不远处已经验收入库的茶包说:“那包里的新茶,从裂开的口子里抓了一撮给你泡的。咋了?”郑乾坤说:“没啥,你去忙吧。”等小武走后,郑乾坤来到那包茶前,他抓起一撮在手掌里握了握,然后放到鼻前闻了闻,没有任何香气,而茶包上依然有天汉茶庄的印鉴,而且这茶明明是东家亲自押运过来的呀。郑乾坤不由一脸疑惑,过了一袋烟工夫,他再次端起茶杯,看着已经舒展的茶叶,发现竟然是紫阳当地的救兵粮嫩叶子。他立马倒掉茶叶,匆忙去找东家禀报。

回到茶仓的郑乾坤,见时间已到正午,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就招呼大家说:“大伙辛苦了一早上,也到吃饭的时候了,大家就先歇了,先去吃饭吧。”听说吃饭,大伙一哄就散了。

等郑德昌和韩童生来到茶仓后,韩童生立马关闭仓门,由乾坤带着东家来到那包假茶前,把整个茶包拆开。德昌抓了一把,看了看,吃惊道:“还真是高手,不细看,连你我都会骗过去,还指望那些收茶的伙计能辨识出来?”乾坤说:“我仔细看过,这茶掺杂了救兵粮嫩叶。”德昌说:“我估计还有柳树、米花树、鸡骨头树的嫩叶子,这些树叶和茶叶长得很像,混在一起,不是内行人,很难辨认。”说着,德昌伸手到茶包中间抓出了一把茶,放在嘴里嚼了嚼,满嘴苦味,便说:“这里面还有野玫瑰叶做的茶。”韩童生愤怒道:“我也见过作假川茶,都没有这样的,简直坏了良心嘛!”德昌自嘲道:“我们让人算计了。”韩童生问:“那咋办?”德昌说:“这事出在紫阳茶商内部,是有人想整治我们。你叫上郑德轩回茶庄商量。”乾坤疑惑地问:“东家,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德轩掌柜虽是我叔,可也是当事人,您看妥当不?”德昌说:“我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在紫阳主要负责茶坊制茶和晒青毛茶的分拣,不负责收购,即使有问题,我估计他也是疏漏大意。”

在茶庄的客厅里,郑德昌把假茶的事通报给郑德轩,他一脸的茫然和惊诧,半天才缓过神来,愧疚自责得恨不得跪下让德昌痛打一顿。德昌安抚郑德轩道:“德轩,这不是揽过的时候,你也不要一味地自责。做事疏漏每个人都会有的,所幸的是我们自己先发现了假茶,没有发给朱总管,还有周旋的余地。关键是眼下咋处理,你们各自说说意见。”韩童生说:“自古有‘商人逐利,义不行商’之说,这批茶如果没有霉变,数量不大,可以和其他茶混装,在兰州没有谁能识别,西北偏远之地,想必也没人喝得出好坏。”郑乾坤说:“我觉得先把收购的晒青毛茶都验一遍,看到底有多少假茶,如果量小,我同意韩掌柜的建议。不然我们无法按时给南柜交茶,会赔一大笔银子。”德昌说:“你们的建议都有道理,是为天汉茶庄的利益着想,可这么做,就成了关门生意啊。即使对方发现不了,过了这个坎,可也为自己开了一个失信于义、失信于人的先例,而且我估计有人故意给茶庄挖坑使坏,正等着我们往设置好的陷阱跳呢。一旦我们把茶交了,立马会有人给南柜举报说我们有假茶,到那时就说不清了,就得吃官司。我觉得行商之道,利虽重,但信义更重。为了先弄清楚到底有多少假茶,我决定请韩掌柜牵头负责,乾坤和德轩协助,组织大伙以分等级茶的名义进行筛查,将假茶次茶分拣出来。”韩童生说:“这么做,东家送来的八百担茶花费的人力多、时间长,难以按时给南柜交货,我们的损失可就更大了。”

“先不要谈损失,南柜那边我来协调想办法,你们负责筛查出假茶。

验茶就请韩掌柜和德轩来负责,其他的杂活由伙计牵头从当地请一批拣茶工,分三班昼夜组织分拣。对了,你马上安排伙房加些人手,管好大家的吃喝。”

韩童生带着郑乾坤和郑德轩出去着手办理筛查假茶事情。德昌冷静了半刻钟,收拾了一下行头,去拜会南柜总管朱昌琳。

半个时辰后,朱昌琳在客厅见了郑德昌,笑着说:“见到郑老板来,我就晓得你的茶到了。”德昌抱拳致谢道:“承蒙朱总管关照,不运茶来,咋敢来拜见您啊!”朱昌琳招呼德昌坐下,下人上了茶离开后,就问:“你准备啥时候交茶啊?”德昌认真地看着朱总管说:“茶确实运来了,按照契约应该三天内交割完毕。可茶庄出了点差错,在入库复检时,发现有假茶。所以特来向朱总管禀告谢罪,看能不能宽限些时日。”朱昌琳一听,将端起的茶杯放下,很不高兴地说:“咋能这样,给我的货也敢掺假?”德昌赶紧认错道:“朱总管,都怪我,收货的时候把关不严,让一些茶贩子、茶滚子钻了空子。”

听了郑德昌对这些假茶情况的介绍,朱昌琳想了想说道:“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们也是防不胜防啊。可这八百担茶有五百担要十天内发往迪化,该咋办啊?”德昌请求道:“还得麻烦朱总管从中周旋周旋。”朱昌琳说:“要不还是给迪化的茶商发过去?”德昌忙拒绝道:“不妥不妥,不要说我们不能坑害迪化百姓,就是为了茶庄自身的信誉,还有做人的良心,都不能这么做!”朱昌琳问咋办,德昌看朱总管消了怒气,建议道:“我看这样,我们把假茶先筛查出来,然后把符合标准的茶交割给南柜,下差的茶保证年底前运到,延误了交割日期的违约金我们赔偿,包括给迪化茶商的赔偿都算我天汉茶庄的。下差的茶如果你们不再要,我们还是按照违约给南柜补偿。朱总管您看是否妥当?”朱昌琳说:“那你们的损失可就大了,这趟买卖不但白做了,还得亏一大笔。”德昌说:“能保住天汉茶庄的名声,就不亏。”朱昌琳看德昌说得在理,考虑也很周全,也不好再提啥要求,心里还有点佩服起他来,便道:“郑老板,看你年纪不大,说话有礼有节,思维缜密,谋事周详,是个经商的人才!让人佩服,佩服啊!”德昌谦虚道:“不敢不敢,主要是朱总管宽宥大气,给了天汉茶庄一条生路。”朱昌琳沉思道:“你莫高兴早了,不知道还要出啥幺蛾子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