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悠悠故乡情下一句 > 第五章 家乡风俗(第3页)

第五章 家乡风俗(第3页)

扯衣服。以上三个流程如果进展顺利,就可以进入实质性阶段——扯衣服。到了这一步,说明男女娃娃的事情大势已定,八九不离十。

扯衣服的时候,通常由男女双方的一个近亲戚(姑姑或者姨姨)出面陪同,到镇上或者县城去买衣服,一般要按照春夏秋冬四季买四套衣服,俗称“四色礼”,还有被面、被里等物品。如果男女双方好说话,这个环节一般不会耍麻达。碰上女娃娃或者近亲属唠叨、难说话,会在衣服的款式、价格、数量上发生争执,搞得双方不愉快。不过到了这一步,男方多数宁可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也会千方百计满足女方要求,促使男女双方婚姻大事尘埃落定。

送鞋面。男女双方扯衣服之后,紧接着要送鞋面。送鞋面是句老话,以前农村光景穷,男女娃娃结婚的大事也简单,男方给女方送几尺鞋面布就可以把事定下来。后来农村日子慢慢好过了,送鞋面变成了送衣服、送布料、送被面被里,还有送棉花等,实际上是由男方把几天前男女双方两个人一起去附近镇上或者县城扯的衣服送到女方家里。一件一件地当众展示给女方的爹娘和亲戚看,再由女方当场收下。

照帖。以上五个步骤顺利过关,就可以进入定亲程序。老家把这一步叫照帖,照帖也是过去的老话,男女双方定亲时要互换帖子,所以叫照帖。这是男女娃娃定亲大事的最后一个流程,标志着男女娃娃的定亲大事尘埃落定。照帖的这一天,通常由男方带上十二个大礼馍先上女方家里,女方收下六个,回六个,寓意为“六六大顺”。现在农村日子好过了,听说一般不再送礼馍,改为送烟酒。然后男方在女方家里吃个早饭,女方再一起到男方家里,男方的亲戚这一天都会来,大事已定,见了女娃娃都要有所表示,然后大家在一起吃个中午饭,表示庆贺。

照帖这一天,男方通常要下聘礼,给彩礼钱。以前农村光景穷,一般家庭下一个礼,二百四十块钱,最多下两个礼,四百八十元,经济情况好的家庭才这样。现在农村日子好过了,彩礼钱也跟着水涨船高。

如今男女双方在定亲以前,多出一个条件,就是男方必须要在县城买套商品房,作为结婚时的新房。买与不买,成为两个娃娃能不能好事成双的前提条件,也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给娃娃照帖时,男方家里必须要安排招待。以前吃顿臊子面就可以,现在标准提高了,要吃席,坐桌子,喝瓶装酒。有的干脆去附近镇上或者县城摆几桌饭,款待女方的父母和亲戚。定亲了,大吉大利,男女双方爹娘都要给娃娃们有所表示,或者是礼物,或者是礼金。聘礼一下,定亲饭一吃,定亲的事情就大功告成,男女双方的言行从此就要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儿女的婚姻大事就不能轻言放弃。

流程虽然复杂,毕竟是关系娃娃们一生一世的大事,庄户人务实,宁可麻烦点,也不愿意浮皮潦草、轻率从事。介绍人和男女双方把事情做得越托底、越牢靠,男女双方的爹娘就越放心、越满意。

喜庆热闹的农家婚礼

婚纱,婚车,婚庆公司,年轻帅气、能说会道的婚礼主持人,专业音响和喜庆热闹的婚礼场面,足以彰显如今老家农村青年人的婚礼与城市基本没有什么两样。

洞房花烛夜,更是男女婚姻大事的最高境界和归宿。眼瞅着一对新人手牵手,温馨甜蜜地走进洞房,享受洞房花烛夜的幸福和甜蜜,是做爹娘、当父母最舒心、最幸福的一件事。

在老家农村,从男女双方家庭商量结婚事宜,到把新媳妇迎娶进门,一般要经过六道程序。

看日子。也叫选日子。婚姻大事,不可轻率,农村人讲究六六大顺,讲究大吉大利,必须选一个黄道吉日才能结婚。通常由媒人或者介绍人出面召集,双方的爹娘和娃娃们坐在一起,通过查历书,选择一个好日子作为结婚日期。同时了解对方家庭在婚姻上还有啥讲究、啥规矩,好以此为据,提前做好准备。

打婚单。当男女双方商定结婚日期以后,由于婚姻问题事关重大,为了把事情办理得更托底、更牢靠,在老家农村,还要经过一个打婚单的程序。婚单一打,结婚的日子一确定,娃娃们结婚的事情就成了铁板钉钉的事情,没有特殊情况不可更改。打婚单那一天,双方还要商量结婚那一天迎娶的具体路线、时辰、双方参加人数等具体事宜,然后按照老家农村给娃娃们结婚的规程,双方抓紧准备。

迎娶。在我很小的时候,农村通常是用马车迎娶新媳妇,至少要套三四辆马车,在马车上用芦苇席圈成一个椭圆形的席棚棚。头一辆马车的布置非常讲究,马要枣红色的高头大马,马车上要披红搭彩,类似于迎娶新媳妇的婚车。后面几辆马车也可以披红搭彩,也可以相对简单,是迎娶新媳妇时提供给迎娶双方嘉宾们坐的,怎么布置视新郎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后来自行车开始在农村普及,迎娶新媳妇的交通工具就由马车队变成自行车队,迎娶新媳妇、护送新媳妇的自行车队排起来也是宛如长龙,浩浩荡荡。最近几年农村经济状况好了,许多家庭买了小轿车,迎娶新媳妇开始采用小轿车,新郎家里会动用一切社会和亲戚朋友关系,迎亲的小车也是一排一大溜。无论采用哪种交通工具,迎娶新媳妇的车队必须赶早,按照打婚单时双方约定的时间准时赶到。

到了送嫁这一天,女娃娃家里也早早准备上了。女娃娃必须按时起床、梳妆打扮,陪嫁到男方的各种嫁妆要提前准备停当。老家农村有个规矩,女娃娃离家的时候,通常要流“离娘泪”——女娃娃从小在爹娘身边长大,朝夕相处,感情深厚,一旦要离开爹娘出嫁,难舍难分、潸然泪下,流“离娘泪”完全在情理之中。这时候,女方家里也会噼里啪啦地放起鞭炮,送女娃娃出门。村子里看热闹的人也会呼啦啦地围上来,眼瞅着女娃娃肝肠寸断般地痛哭流涕,依依不舍地离家上车,用温情的目光、无声的语言默默相送女娃娃离开村庄。

拜天地。当新媳妇乘坐的车队快到村口的时候,乐人们会吹起欢乐明快的喇叭曲,男方家里的鞭炮噼里啪啦地骤然响起,村里的大人娃娃们呼啦啦如潮水般拥上来看热闹。少不更事、懵懵懂懂的小娃娃们跟在新媳妇的马车后面,一个个放开嗓子“嗷!嗷!嗷!”地乱叫一气,把迎娶新媳妇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

新媳妇迎娶到家后,稍事休息,接下来就是“拜天地”仪式,这是结婚程序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拜天地的地点通常放在新郎家的院子里。当着全村人的面,由德高望重的生产队队长,或者有知识、有文化、能说会道的年轻人主持婚礼。“拜天地”的内容包括: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新郎新娘介绍认识恋爱经过,村长讲话,新郎新娘家长讲话,最后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由新郎给新媳妇揭下盖头,迎娶环节全部结束。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最近几年,农村生活富裕了,婚礼的场面越办越大气、越排场,农村开始出现了专业婚庆公司,把婚礼的气氛、场面搞得更热闹、更喜庆。

宴请宾客。女娃娃出嫁那一天,新郎和迎亲的人员按照双方在打婚单时的约定,要在女娃娃家里吃顿饭,招待比较简单——吃顿美味可口的臊子面。到了男方家里,饭菜档次要高,质量要好,场面要大。小时候农村结婚两顿饭,早晨臊子面,中午吃席,坐桌子,喝散酒。现在农村生活好了,中午吃炒菜,喝瓶装酒,除了招待亲朋好友,还有街坊四邻。这一天村子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要去新郎家里吃饭,一波一波地轮换着吃流水席,那一种喜庆,那一种热闹,盛况空前,感天动地。

闹洞房。到了晚上,夜幕刚刚降临,村子里成群结队闹洞房的青年人和娃娃们就会蜂拥而上、拥入新房,开始农村婚礼的最后一道程序:闹洞房。小时候,农村娃娃结婚年龄小,十七八岁就结婚,多数娃娃对男女之事根本不懂,闹洞房显得格外重要,在某种程度上,闹洞房成了一种带有“性启蒙”性质的娱乐活动。那一天村里闹洞房的人越多越好,越热闹越好。老家农村有个说法,“结婚三天没大小”,年轻人、娃娃们不分辈分大小,都可以去闹洞房。在闹洞房过程中,一些结过婚的年轻人有意识地把新娘往新郎怀里推,让新郎嘴里含块糖往新娘嘴里喂,从新娘脖子上放下去一颗糖,让新郎从新娘身上摸出来。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提倡晚婚晚育,农村娃娃大多二十多岁才结婚,加上社会越来越开放,“闹洞房”在农村渐渐地淡化了、退出了。就是一块儿长大的发小们借机热闹热闹,“闹洞房”变成了朋友之间沟通感情的一种方式。

闹洞房之后,婚礼曲尽人散,剩下的就是新郎新娘恩恩爱爱、甜甜蜜蜜、缠缠绵绵的二人世界,任由二人龙腾虎跃,颠鸾倒凤,尽享肌肤之亲和鱼水之欢。

厚重的丧葬礼仪

回老家探亲的一天上午,我一边默默地想着心事,一边在村子西北侧刘家沟水库的坝面上散步,那里水面辽阔,波光粼粼,湖光山色,风景优美。

突然,一阵悲催高昂的唢呐声骤然响起,从西北方向的村庄高高低低地飘荡过来。我从小听多了老家农村的唢呐声,毋庸置疑,那个村庄一定是殁了人。悲催高昂的唢呐声,传递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人间悲情,也标志着关中农村老人在去世后隆重的丧葬仪式由此拉开了序幕。

老家农村是西周文明的发祥地,丧葬文化厚重而悠远。在古代“五礼”中,丧葬礼仪属于“凶礼”。三千年来,关中农村始终遵循“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和“丧尽礼,祭尽诚”的古训,人们非常看重老人去世后的丧葬仪式。

平日里,关中人在许多事情上可以不拘小节、马马虎虎,唯独在老人的丧葬仪式上不敢轻率从事、马虎大意。丧礼摊场一般扑腾得很大,规格很高,家里的新亲戚、老亲戚、远房亲戚纷纷赶来为老人吊唁送行,把老家农村上千年形成的风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我的记忆中,老家农村的丧葬礼仪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守护。一旦发现老人情况不好,在家的亲人们都要守护在老人身边,听候老人临终前有什么遗言,看着老人在交代后事后,平静地闭上眼睛。

停放。老人一旦去世,要及时穿上“老衣”,进行必要的梳洗整理,在嘴里放一个“乾隆通宝”的麻钱,停放在中厅的木板床上。给逝者苫脸,然后一边跪拜烧纸,一边号啕大哭,用哭声告诉街坊四邻,家里老人殁了。

议事。由同门族德高望重或有经验的人主事,统筹安排丧葬礼仪的有关事宜,包括请阴阳先生、请乐人、请经师、请剧团、请厨师、安排报丧、组织打墓、搭建宴棚、安排丧葬期间食宿用具、准备陪葬物品等。

讣告。在老家农村,活跃着一批专门从事老人丧葬事宜的民间阴阳先生和乐人队伍。阴阳先生到家后,要选择墓穴位置,根据去世老人的生辰八字确定安埋时间,书写门牌讣告,门牌讣告的格式和遣词造句十分讲究,敬语谦词运用恰到好处。把乐人请到家后,立即把鼓乐吹打起来,用悲催高昂的哀乐和唢呐声,把老人去世的信息传递给村里人,包括附近村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