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人类永恒的话题 > 你可知家乡是如东(第1页)

你可知家乡是如东(第1页)

南依长江,东傍黄海,东南吹来大上海的风———这是对中国江苏如东坐落的诗意描述。

从地图上看,这座海滨港城东西长、南北短,平坦如佛家巨掌。查阅《如东县志》得知,巨掌幅员2009平方公里,滩涂104万亩,海岸线86公里。有远客问及“如东”之名的由来,除了告知有“如皋东乡”的简称一说,还有两个美丽的传说:其一,此地原为海中沙洲,渐与内陆连接,先民觅得此处滨海福地,遂取“福如东海”中间两字以名之;还有一说,先人们发现此地是块会长的宝地,年年都向东淤长,便鼓励后生“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向东去、往东闯,不断开发新的黄金滩涂,所以用“如东!如东!”作为当年开发滩涂的行动口号。

千百年来,这块神奇的绿洲孕育了一个个精灵,续写着一个个传奇,给当地人惊喜,让全世界惊叹,诸君请看———文蛤贝

你是南黄海万亩大滩涂上的王。你的王道不是因为你坚硬的壳,而是你柔软的肉身。你纤柔的身子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征服了这片广袤的浅海滩,成了这片海域的主角之一。

你独特的美早就被文人墨客载入文稿。宋朝诗人梅尧臣写道:“车鳌与月蛤,寄自海陵郡。”明代李时珍云:“海中诸蛤之有利于人者,统称蛤蜊,白壳紫唇,或壳上有花纹故称文蛤或花蛤。”据载,青睐你的皇帝至少有两个:一个是清朝乾隆皇帝,他下江南时,在姑苏城品尝到你的鲜美,他的味蕾大受刺激,欣然御封你为“天下第一鲜”;另一个是隋炀帝。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的一则“蛤像”趣闻:“相传隋帝嗜蛤,所食甚多,忽有一蛤,击之不破,帝异之,置于几上,夜放光芒,及明,肉自脱,中有一佛二菩萨像。帝悲悔,誓不食蛤。因于寺内建蛤像。”

生物学家把你归为腮纲兼蛤纲的海产贝类,你的外衣就是两片扇状的玉石,五彩斑斓,环纹迥异,涂了釉质一般,无须人工雕饰,就是天然的艺术品。

你生活在浅海盐度较低的滩涂上,喜食藻类和浮游生物,长大后慢慢向潮下带迁移,平时像淑女一般矜持,并不经常露出沙面,冬季则潜入沙底二三十厘米处,留个气孔通气即可安然越冬。每年的六七月,你们的精子和卵子细胞在海水中邂逅,继而孵化成幼蛤,在二十多天后进入沙底栖息,再过两三年时间,方长大成年。如东沿海的铁板沙丰饶肥沃,就是你的幸福家园,你成了这里海产品中的圣品,占中国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在广阔无垠的黄海滩上,随着潮水的落去,赶海人有的肩扛着铁刨子,有的手拎着网兜,雀跃着奔向大海。他们将铁刨子倚在肩上,麻利地拖着后退,凭着沙中传出的声感,将你迅疾勾入网兜。游客则是用双脚欢快地跳起了“海上迪斯科”,将海滩上的沙泥踩软后,你就会忍不住露出沙面,同游人一起感受晃悠悠的美妙体验。人们踩着、说着、笑着、唱着、闹着,一句句原生态的渔歌号子,久久地在沙滩上回荡。现如今,“海上迪斯科”

这一世界独有的旅游项目,融观赏、运动、风味于一体,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海内外宾朋,他们的舞姿和笑语成为南黄海大滩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你的肉质口感鲜嫩,入口鲜而不俗,百食而不厌。营养学家说,你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氨基酸,有开胃、催乳、健身之效;中医师称,你还有清热、化痰、利湿、散结等功能。千百年来,如东本土美食家以你为食材不断探索,流传下来很多令人咋舌的食法:作为主菜,以旺火速炒,或以铁板烫熟;作为配菜,调色提味,煲汤增稠;或佐料腌制,生炝生吃,下酒下饭;或斩成肉泥,煎成丝瓜小饼。近年来,有厂家将你开发成粉剂精品,冠名为“天下第一鲜”,蜚声海内外。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生炝生吃文蛤和制作文蛤酱。生炝文蛤的过程是这样的:先将你的肉身洗净,撒上盐花,再洗净,佐以烧酒、麻油、酱油、醋、姜末和白糖,便做成了一道上好的下酒菜,闭上眼睛吞上几只,慢慢咀嚼,顿觉鲜爽,有相见恨晚之感;制作文蛤酱那更是一绝,将新鲜的你装进玻璃罐,放上盐、姜、葱、酒等佐料,将罐口封上,搁置于阴凉通风处,过上一段时间,揭开封盖,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蘸上一筷子,可以连扒三口饭。如此珍馐可作馈赠亲友的用心之礼,或作为喜食海鲜的汉子外出工作期间的极品下饭菜。

海产品创意专家顾明先生,几十年倾心文蛤、黄沙泥螺等产品的研发,将系列产品做成了蕴含着浓厚乡愁的礼包,让南黄海的海鲜圣品传遍天下;华子裕先生几十年收藏你的外壳,如痴如醉,共集得天然珍贝数万枚,成立了文蛤贝艺术馆,走进馆内,就是走进了令人浮想联翩的艺术世界,让人不禁感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海子牛

在如东先民的眼里,你是一骑神兽,肩负着“辟我草莱”的使命而来。

你有着大气的名字———海子牛。你的血统高贵,亚洲野水牛是你的祖先,与四川德昌水牛、云南德宏水牛等合称为中国五大优等水牛。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被驯化,成为如东沿海渔民盐民战天斗地的亲密战友。

你的传奇早就在史书上有过记载。唐代日本和尚圆仁率领弟子访问掘港,他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写道:掘港庭沿海村用牛拉船。《两淮盐法志》也描写了你在清朝嘉庆年间拖船运盐的场景。

你双角圆张,背部微凹,肩部高拱,四肢粗壮,四蹄宽大,一副驰骋江海、任君来往的派头。你可知道,你已经成了画家、摄影家创作色与光的首选模特。

数千年来,你任劳任怨、气定神闲地为渔民接港运货。一车海货足有两三千斤,你身子前倾,轭架深陷,大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听老渔民讲,你的识途能力绝不逊色于良马,赶海人尽管在车上吼着渔歌拉着号子,任你在滩涂上稳稳当当行走,总归可以回到出发地。

你的嗅觉异常灵敏,在浩瀚的滩涂上,总能找寻到存有淡水的“甜水塘”,可以直接饮用解渴。小憩之时,你们三五成群,或立,或驮,或卧,或停,或行,或嬉戏浪花,或欢快哞叫,或驻足遥望海天一色,或侧耳倾听天籁之音……这时的你们如同一群欢乐的海娃,其闲适之情不亚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况味。

清代诗人杨廷在《海上乘车牛口占》写道:“微醉登牛车,云容忽晴晦。海滩不见人,夕阳上牛背。”

南黄海滩涂,水草丰茂,是你繁衍生长的天然牧场。海风,吹得沙尽始见金;海浪,洗尽铅华成天然;海气,浩然天地见伟岸……正是这浩渺无边的大海孕育了你的朴实沉稳、宽厚大度、剽悍健美,你成了南黄海的伟丈夫。

让我们奔向南黄海吧,去领略你的风采。坐牛车,赶小海,与你为伴,与海为邻,感海滩之辽远,发思古之幽情,工作疲劳和旅途劳顿刹那间烟消云散,你引领我们向大海进发,与此同时,我们对南黄海的遐思开始发酵升腾。

在掘港人民路与范堤路交会的地方,一座青铜牛雕雄立其上,环角宽背,厚臀圆蹄,头南尾北,一副“弗待扬鞭自奋蹄”

的姿势。你是雕塑家的神来之作,成了港城如东的城市标志性雕塑。人们用这种古朴的方式表达对你的念念不忘,永励来者。

也许是受你的精神感召,新中国成立后,如东出了两位塑造牛之精神的艺术家,一位是画牛高手徐善华,得徐悲鸿先生真传,他毕生醉心画牛,搜集了全国各地的牛画作品一百多幅汇编出版,还有一位木雕大师刘承林,创作多件海子牛作品多次获得大奖。他们的作品成为记录牛之神韵的好教材,激励着如东后人奋蹄赶路,勇往向前。

狼山鸡

数百年前,你还颐养在扶海洲头,芳名不为人知。百余年前,某日狼山脚下,泊来一艘英国商船。你作为上等食材被掳上船,船长问你名号,炊事员遥指狼山,信口应答“狼山鸡”。随后,你漂洋过海去了英伦,与当地鸡恋爱生子,育有“黑色奥品顿鸡”。澳大利亚人又从中选育蛋鸡,取名“澳洲黑”。从此,你威名远扬,成为享誉全球的十大名鸡之一。

“鸡鸡斗,斗鸡鸡,黑鸡斗得飞蓬蓬,白鸡斗得蓬蓬飞。”这是幼时长辈们教过我们的儿歌。至今还记得,要么在鸡舍前,或者在鸡群中,我们一群蓬头稚子手舞足蹈地重复表演着儿歌。歌词浅显生动,却道出了高贵鸡族的威武、擅斗和色泽特征。其实,你的老家是在如东岔河、马塘、丰利、掘港一带,当地人称你“岔河大鸡”或“马塘黑鸡”。你一点也不在乎名号,因为不管叫啥名,都改变不了你骨壮肌健的傲然形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