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
"咸阳西北群山中有大量石灰岩,微臣已派人详细勘察过。
若开采此处,不仅路程近,运输便利,储量也足以满足修路之需。"
"如此说来,石灰的问题确已解决。但工程浩大,所需人力、钱粮又当如何筹措?"
"这个问题,臣有一策。"范雎上前一步,
"可分段建设,先修建咸阳至渑池这一段。
待此段完工,商旅往来便能收取道路钱,再用这些钱继续修建下一段。"
白起点头道。
"若能先通达渑池,我军东出便能多一条要道。范大人此策甚好。"
秦天沉思片刻。
"范卿说得有理。不过为确保工程质量,我想先修建一段试验道路。
就选城外五里处吧,待技艺纯熟后再大规模施工。"
老工匠躬身道:
"大王考虑周到。容小人带领工匠们先修建这试验段,一边施工一边改进工法。
待法子完善了,再传授给更多工匠。"
"如此甚好。"秦天环视众人,"诸位可还有其他建议?"
吕不韦思索道:"臣以为可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夏日可遮阴,冬日可挡风,还能稳固路基。"
秦天立于沙案前,目光专注地审视着眼前的地形图。
作为一个穿越到战国时期的现代人,秦天深知交通在强国路上的重要性。
但眼下这个时代的道路大多是土路,遇雨则泥泞难行,干旱时尘土飞扬。
若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先进的修路技术。
"范雎,"他开口唤道,声音沉稳,"先给寡人算一算,修建一里官道,需要多少人力?"
"回陛下,按照目前的五层路基工法,需要挖土、运石、夯实、铺设。
臣仔细计算过,若要保证质量,五十人耕耘十日,方能完工一里。"
"五十人十日。。。。。。"秦天自言自语,手指在沙盘上划过,"那么从咸阳到临晋这一段官道。。。。。。"
白起站在一旁,很快接过话头。
"回陛下,光是人手就需要五千余人。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天气因素。
春耕在即,若遇连绵阴雨,工期必定延误。依臣之见,实际所需人力可能要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