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夺宋水浒也称王txt > 第552章 韩世忠版的郾城大捷(第1页)

第552章 韩世忠版的郾城大捷(第1页)

李若水是被安道全施针救醒的,只是这一次,他再也不绝食了,而是遵从安道全的嘱咐,开始进流食。

倒是同样看了情报后的秦桧,先是泪流满面,然后擦干眼泪,便跪倒在地,向王伦叩首:“赵氏父子这般作态,已非人君之象。赵宋得国百五十年,国祚已衰!秦某不才,愿为大将军效犬马!”

王伦一直冷眼旁观,他觉得秦桧此人实在太有表演天赋了,便问:“秦学正,吾闻朝廷有议,你反对与我梁山割地求和,此时怎地要投了梁山?”

秦桧正色说:“君无道,则谏;谏不听,则反。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下官归顺大将军,实乃顺应天意人心之举也!”

王伦强忍着恶心,秦桧这个时候还没有干那些恶心事,他还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杀了此人,就像刘豫一般,还没有作恶,不教而诛是很败人品的。

于是说:“学正此心,我已经知晓。大将军府眼下要整顿滑州,你就先接手此事吧!”

整顿滑州,就是整顿黄河北流以南地方的大地主、豪强,王伦本意是调吴用回来做这件事,但秦桧这么主动,那就让秦桧先练练手,看看他的表现吧!

秦桧顿时大喜,接了王伦写的一封调令,便喜滋滋地离开了。

他跟随李若水出使,在大名县被软禁了一个月,又南下到王伦大营,见到梁山大军兵强马壮,又得知东京城内的乱象,故而他猜测,要不了多久,梁山就能攻占东京城。

彼时王伦必然称帝,他现在转变立场、赶紧投降,说不得也能混到个从龙之功。

至于立场转变如此丝滑,对于秦桧而言都不是事儿,他今年三十四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总不能背上个前朝遗老的名号,不被新朝任用,岂不是浪费了多年苦读么?

王伦回头看向了岳飞:“鹏举以为这二人如何?”

岳飞跟着王伦,大将军府一应政务、军务,王伦都不向他保密,他也学得很快,听到王伦问他,便回到:“李侍郎忠贞,秦学正识务,这般年纪任这般职务,必是天下大才也!”

王伦大笑了起来,认真地说:“李若水有才干,但秦桧嘛,此人品德,还需再看!鹏举切记,这天下唯读书人的心肠最黑最狠毒,对付这种人,就要比他们更狠!只这狠,不可用于百姓身上!”

慢慢熟悉了之后,岳飞就喜欢上了梁山军的做事风格。

征东大将军府处理政务,一旦王伦与众人商议确定一件事后,执行起来就突出快速而精准,同时监控、监督到位,绝不互相扯皮,绝不拖拖拉拉。

而且王伦做事,明确责任、确定负责人后,又肯放权,而且相关的各个部门彼此配合,在权责范围之内,只看结果,偶有小错,只要不影响后果,王伦也很少刻意去追究。

就好比岳飞看史文恭,史文恭在太原府的权力极大,可以说民、政、军事大权几乎一把抓,说是梁山的实权节度使也不为过。

但岳飞仔细研究了梁山的一应制度后,发现王伦始终掌握在手里的就是后勤补给权,以及军队调动权,假设史文恭想要谋反,北面有秦明、南面有钮文忠,文官里还有张柬、辛赞等人。

这些人肯定是不会支持史文恭的,也难怪王伦调闻焕章前往太原府接管民事,史文恭那里并无任何反应。

岳飞并不是怀疑自己这位二师兄,而是王伦给的权力太大了,自大宋立国以来,似史文恭这样的情况也是少有的。

他总是习惯性地用大宋制度来审视梁山,发现二者的区别很大,于是对许多事情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

王伦很少用过来人的语气与岳飞说话,只是秦桧这个人,他也没有想好该怎么用,所以难得特意叮嘱了几句。

“东京城的两个皇帝都想逃走,看来我梁山也不能再等了。鹏举,明日去你大师兄卢俊义那里,暂领一都骑兵,听他吩咐!”

作为华夏最顶尖的名将,岳飞的学习能力是超强的,梁山军的训练、操练手册,不论骑、步还是水军,岳飞都已经通读了一番,而且还能说出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

王伦觉得自己还是不要耽误岳飞的成长了,一都骑兵的确少,但他这里也拿不出一营合适的兵力交给岳飞,总不能交给岳飞一批新兵吧。

岳飞顿时欢喜了起来:“诺!”

既然折可求、唐斌已经拦住了姚古,刘光世又逃到了阳翟县,万一真的被赵佶父子逃了出去,被刘光世接应到,对王伦而言也是个麻烦事。

现在东京城内这么热闹,就再逼一逼,让这热闹和乐子更大一些吧。

于是两天后,萧嘉穗领兵,郝思文为副手,卢俊义、杨志等将领带兵,总计一万五千余人,浩浩荡荡地向东京城下逼去。

许贯忠接管了全军的后勤事务,王伦仍旧坐镇大营,就在萧嘉穗领兵而去时,韩世忠在颍昌府东面,再次击破了京西北路南面诸州县的勤王军,俘虏官兵四千。

这意味着短时间内,京西北路再也组织不起勤王军队,韩世忠便领兵北向,第一次突入了京畿路开封府的南面,在鄢陵县一带驻扎。

消息紧急传到王伦手中时,王伦也愣了一下,实在是韩世忠在颍昌府的这一次大捷,交战地点过于眼熟了。

这个地名叫作郾城!

喜欢夺宋:水浒也称王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夺宋:水浒也称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