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观察画家对每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其中,有对常规认知的大胆改变,例如,去掉了约瑟夫胡子,与之前画作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姜哲分析,画家在这个时期,已经将人物塑造,推到新高度,用柔和的线条,完美的色彩和人物姿态的使用,使这幅画感到了完美的和谐。
参观过程中,几位年龄大的同伴,即为找到了姜哲二人,问他们是否要休息。
姜哲这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午饭时间。几位年龄大的老师虽然也很想继续参观,但是确实坚持不住了,决定先去吃午饭,休息一会儿,下午再进来继续参观。
姜哲决定节省时间,继续观摩。
于是,一组的人分作两队。
姜哲留在博物馆,继续观摩。其他人去吃午饭。
对观摩名家真迹的期待,以及健康的体魄,让他可以忽略饥饿,而且不觉得疲惫。
他经过拉斐尔长廊,观摩壁画,以及天顶上的52个圣经中的场景。
通过指南了解到,原版的拉斐尔长廊在梵蒂冈博物馆内。叶卡捷琳娜二世在1775年迷上了壁画,于是派遣画师到梵蒂冈将整座长廊临摹到东宫,连建筑尺寸都是一模一样。
姜哲有找到一幅感兴趣的画。
卡拉瓦乔的作品——琵琶演奏者。冬宫只有一幅卡拉瓦乔的作品。
画中,有一位弹琴的美少年。
少年面前的桌上,摆着曲谱,水果等物品。画家把曲谱上的符号,描绘的非常清楚。
这个谱子,是一首流行于16世纪的情歌。
姜哲看到画中的水果,想起卡拉瓦乔的名作,水果篮。
这些水果上面的这些不完美的描绘,类似就是被割开的小口子,或者是有的水果上长蛀,引人遐想。
看过卡拉瓦乔的作品,姜哲穿过几个展厅,对这些藏品没感觉,就没有停留。
他来到米开朗基罗厅。
可惜,这里只有展厅中央的一座雕塑,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作品被命名为蜷缩的男孩,也是全冬宫博物馆内唯一属于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姜哲排队来到作品镜前。
因为人多,他一边慢慢挪动,一边从不同角度,观察作品。
这是一个未完成的作品,只是做出形态,但没有进一步精细加工,也没抛光打磨。
姜哲觉得,这样的作品反而能够看出艺术家在制作过程中的思路和技巧。
时间有限,但姜哲准备排队再看一遍。
第二次排队,忽然闻到了一阵香气,明显是女士香水的香气。
有两个女孩儿,也准备排队。
姜哲及时止住步伐,避免碰撞。
巧的是,其中一位女孩,这正是自己注意到的那位。
姜哲是与对方先排队。
“谢谢。”女孩儿和同伴,站到了姜哲前面。
姜哲排在她们后面,距离女孩很近。
缓缓向前移动时,姜哲听到系统的提示。
“您接触到非常适合表现的人物素材女孩加林娜。请以她为原型,进行创作。系统将根据作品的等级,以及您的创作过程,进行评分并发放奖励。”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