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苏轼和他弟弟合称什么 > 第 184 章(第1页)

第 184 章(第1页)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宋国库空虚是所有人的心病,谁都想国库的钱花不完,可谁也不想背上搜刮百姓的骂名。

先前抄襄阳王府和柴王府抄出来那么多黄金没一个说有问题,私自开矿藏下的东西本就该收入国库,国库装满黄金那叫大大滴好。

上千万的赃款黄金入国库满朝文武喜笑颜开,三百万贯铜钱入国库,到朝中文臣嘴里就是大宋要完。

这种事情武将不掺和,他们只要有钱就开心。

实话实说,光利钱就赚三百万贯确实太多了。

赵顼摇头晃脑,“青苗利钱太多,所以我这次来登州主要是看看不收利的青苗钱能不能推行下去。”

国库的钱有正经用处,不可能一直用来给百姓救急,帮百姓度过青黄不接月份的那部分需要保留,某些借朝廷的钱来赚差价的就算了。

贫民借钱需要上等主户作保这条不能要,就算贫民还不上钱的概率很大也不能要。

百姓吃不上饭了找官府借钱还不上就还不上,那是救命的钱,不还钱还能打死他们不成?

官府要做的是防止蛀虫侵吞钱粮,而不是为了政绩收回多多的利钱。

自古民不与官斗,朝廷要是一门心思做生意那还得了?到时候不光商贾活不下去,百姓也活不下去。

“京东路是三路中推行新法成效最好的一路,但是我来的路上看到好些地方都强行摊派青苗钱,那些地方的提举官还都是有能吏之称的官员,王相公收到奏章后不止一次在朝中说他们的好。”

也就是欺负王相公没空亲自去地方查访,要是看到这些能吏是怎么干活的以王相公的性子绝对夸不出来,没准儿还会直接上脚踹。

谁家正经的青苗钱不看百姓需不需要而是摊派给富户挨家挨户的分?

苏景殊摸摸鼻子,“殿下明天跟我去看看,别的不敢说,登州的青苗钱绝对遵循自愿原则。”

又不是推销公债,把钱分摊给富户干什么,这种朝廷派人过来查访就露馅的事情他们可不干。

“那些地方宁肯冒着被弹劾的风险也这么干,一问就是他们也有苦衷,将青苗钱分摊给富户只是被弹劾,青苗钱砸在手里就是丢官被贬,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们选择被弹劾。”

苏景殊:???

“他们没病吧?”

“估计有点。”太子殿下一本正经的回道,“知道现在外面都怎么说王相公吗?说王相公看到哪个地方的青苗钱有剩就暴跳如雷,大骂当地官员懈怠公务,剩的多了就一脚把人踢到山旮旯里,只有账本好看才能成为万众瞩目的能吏。”

按照那些人的说法,王相公办事不许任何人有异议,不管推行什么法都必须成功,推行到地方都是官员干的热火朝天百姓敲锣打鼓的欢迎,要是有不好的反馈就是地方官员能力不足,反正不是新法有问题。

“王相公知道他的名声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吗?”苏景殊拍拍胸

口,“要是这样的话,登州的官员都得被打发到山旮旯里。”

他们这儿的本钱没有全部放出去,收的时候也没有全部收回来,虽说收回来的还是比放出去的多,但是光欠钱的账本就记了厚厚一大摞。

其中固然有浑水摸鱼不想还钱的,可大部分都是家里太穷实在还不上。

主户有田有地不代表都有余粮,要是为了还钱让他们变卖家产,官府当初何必出借青苗钱。

客户本就没有田产,官府太过强势就是逼他们背井离乡。

状况太多,不如先记账,如果接下来不收利钱的青苗钱能顺利推行,前一年还不上的那些利钱他们也可以试着申请减免。

官府收不上利钱不会干不下去,百姓变卖家产还钱是真的能饿死。

唉,上头的官靠不住下面的官吏也做不了主,他在这里说的简单,可天底下有几个官不想要政绩呢?

两个人许久不见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外面天就黑了,聊天地点从书房转移到卧房,要不是明天还有别的安排他们能一直说到天亮。

第一天一早,众人洗漱完毕吃过早饭就要出门,然而刚推开门就看到了正准备敲门的许遵许大人。

赵顼一拍脑袋,“糟糕,忘了和许大人说一声了。。”

昨天只顾得和小伙伴互通有无,忘了去州衙和知州大人说他已经抵达登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