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苏轼与他的弟弟 > 第 149 章(第3页)

第 149 章(第3页)

二哥是第三等,三哥是第四等,这个名次本来没什么,但是看完后面的幸灾乐祸之后,小小苏对两个哥哥都无语了。

不愧是亲兄弟,连搞事都法子都那么像。

当年他们进京赶考,春闱考试那么重要的场合,二哥编撰典故险些落榜。

现在制举考试二哥没作妖,换成向来稳重的三哥作妖了。

他三哥苏辙,全家除了娘亲外最稳重的人,考试的时候极言尽谏,上到官家下到朝中文武百官没有一个幸免于难,全部被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苏景殊:……

他是不是没打算考上?

这次考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要的就是考生陈述朝廷得失,但是考试毕竟是考试,直接把满朝文武都骂一遍儿显然有点得罪人。

制举的主考官是谏院一把手司马光,可能因为司马光自己就是个喷子,所以对他三哥的试卷非常推崇,排名定

()次的时候也定了个第三等。

但是其他考官坚决不同意,说他三哥的答卷出言不逊,最好直接黜落。

考官那里吵来吵去吵不出结果,闹到皇帝那里后皇帝让其他官员来定,其他官员讨论出来的结果也是黜落。

也是,答卷把满朝文武都骂完了,官家身边的亲信肯定是重灾区。

不过主考官毕竟是主考官,司马光是个认死理的人,平时不讲道理很气人,这时候认死理却保住了他哥的名次。

司马大人说的有道理,他哥的卷子无非就是直来直去无所顾忌,可这场考试考的就是直言进谏,他秉笔直言难道还有错?

最后就是被降一等,以第四等被录取。

小小苏抿了口茶,怀疑司马光想把他三哥拐去谏院和他一起当喷子。

这场制举一共有四个人参加,最后录取了三个人,不知道没考中的那个倒霉蛋是谁,四选三被黜落还怪让人伤心的。

尤其被选中的三个人中还有一个把满朝文武骂了个遍,这样显得他更没本事了。

希望那个倒霉蛋不要心生嫉恨,前几年科举考试时心生嫉恨的落第举子已经用亲身经历证明和他哥过不去没有好结果,应该不会再有人铤而走险。

苏景殊心有戚戚,晃晃脑袋继续看。

考试结果出来后就要授官,他以为制举考完官家应该会把选拔出来的人留在京城,不过官家却并没有那么干。

他二哥任秦凤路凤翔府判官,三哥任商州军事推官,俩人都在边州,去的地方没比他好多少。

什么情况?怎么都派去边地了?人都走完了京城还有能用的人吗?

小小苏想不明白他们官家到底想干什么,想不明白索性不想,反正官家干什么都有他的道理,他们这些小官听安排就行。

看信上的意思,他三哥接到任命时不太想去,说是家里得有个儿子守着,哥哥弟弟都要外出为官,他可以放弃官职在家侍奉父母。

然后他就被姐姐给踹出去了。

侍奉父母有她在,她在家不比男丁会照顾人?

唔,傻哥哥估计在参加制举考试的时候就有这种想法,不然不会奔着被黜落去,可惜司马大人够给力,愣是扛着压力把他捞了上来。

还是姐姐最可靠。

信件仔仔细细的从头看到尾,除了家里的各种事情外,俩哥哥和老爹还讨论了他之前说过的登州的榷盐制度。

仨人商量出来的结果就是,只靠官府打击私盐是不行的,得让朝廷停了现有的榷盐制度才能改善现状。

灶户将所制之盐卖于百姓而官府从中收税,如此双方都能获利,比现在哪边都怨气深重的强。

政策要因地制宜,别处的榷盐制度能实行下去不代表所有地方的榷盐制度都没问题,以登州如今的情况,朝廷的榷盐之法不适合继续推行。

有道理,等他有空去民间考察考察,然后就给官家写奏疏申请停止登州的榷盐制度。

他是通判,有权利提意见。

不幸中的万幸,登州的老人家们没有大老远的让他爹他哥也都知道他成了个“贪官”。

苏景殊一封一封的拆信看信,看完之后挨个儿的写回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