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苏轼与他的弟弟 > 第 152 章(第1页)

第 152 章(第1页)

*

柴世子,一个坑爹坑九族的谋反小天才。

柴王爷以为他们家是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可怜,以前是错觉,柴世子的造反大计出来后就成真了。

因为他儿子打着复国的名义造反,朝中一些心狠手辣的官员直接建议诛他家九族。

苏景殊:牛啊。

大宋的江山并不安稳,民间造反起义从来没少过。

朝廷对起义军的态度是能招安的就招安,不能招安的再派兵镇压,可那些都是不堪压迫铤而走险的起义,和柴氏这种蓄谋已久的谋反不一样。

柴世子说他不服赵氏统治所以揭竿而起都不至于让朝廷这么忌惮,偏偏他打了个复国的旗号。

民间起义不会动摇国本,打着前朝的名义要光服大周的江山却是真的能威胁大宋的统治。

赵氏江山传到当今圣上手中已经是第五代,天下人早已只知赵宋而不知其他,别说柴氏和前朝没有关系,就算有关系也朝臣也不会允许他们作乱。

大周已经是前朝,死灰复燃的前朝可不是好前朝。

仁宗皇帝当年从柴氏子弟中选人当崇义公祭祀大周就是怕他们打着前朝的旗号搞事情,为此还特意把世宗改回柴姓,没想到柴氏比赵氏还不要脸,连江山都敢碰瓷。

世宗真正的后人都隐姓埋名不敢露头,柴家却冒出来说要复国,他们复哪门子的国?

太祖皇帝抹去前朝郭氏的痕迹可不是为了让柴氏李代桃僵,老赵家不好对真正的前朝下狠手,对付他们提拔起来的柴家可没那么多顾忌。

要不是仁宗皇帝心血来潮从柴氏子孙中扒拉个人出来封为崇义公,连柴王府都是没影儿的事,读书人不会因为老赵家对柴氏不客气就翻旧账骂老赵家不干人事。

而且这次是柴家先搞事,朝廷收拾他们跟玩儿似的,完全不用担心心思暴露之后的柴家还能掀出什么风浪。

具体表现就是,小金大腿给他的信中只用了一页就将案件的来龙去脉写的清清楚楚。

柴世子的野望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些年捣鼓出来的成果。

山东半岛是个好地方,金矿铁矿铜矿煤矿应有尽有,朝廷登记在册的矿产资源多,朝廷不知道的矿产资源更多。

造反需要钱,家里有矿就是家里有钱,柴世子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上来就策反转运使,直接把京东路和荆湖两路的漕运矿业给攥在手心里。

转运使兼管多种事务,是统辖固定区域内重要事务的主管官,矿业生产属于经济事务,北方诸路的矿冶业事务基本上都是由本路转运司负责,策反转运使比策反知州太守更有性价比。

之前他们一直以为王伦在为襄阳王效命,连襄阳王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现在看来,王伦真正效忠的不是襄阳王而是柴世子。

谁是小丑他们不说。

襄阳王:无能狂怒。jpg

京东路和荆湖两路的勘矿师归转运使管,他们勘探

开采矿藏都有正规文书,根本想不到上头的官给出的文书有问题。

朝廷不知道京东路和荆湖两路勘探出新矿,开出来的矿自然就成了私矿。

公矿私矿混在一起,只要账目做的好,就连地方官都看不出哪儿有问题,不然也不会让他们逍遥法外那么多年。

多好的人才,可惜是个反贼。

苏景殊遗憾不已,“不知道柴王爷现在什么想法,老爷子刚过完六十大寿就受到那么大的刺激,太糟心了。”

柴世子也真是的,说他不聪明吧,他能悄无声息控制了京东路和荆湖两路,还能把襄阳王当枪使。说他聪明吧,他连造反的理由都找不好,选来选去愣是选了个让朝廷最不留情的造反理由。

最倒霉的还是柴王爷,老爷子安安分分过了一辈子,到了晚年却碰上这么一档子事儿,不知道朝廷会不会看在他什么都不知道的份儿上饶他一命。

白玉堂想了想,问道,“柴王府是柴王爷的王府,柴世子偷偷摸摸干了那么多事情,外人不知道柴王爷还能不知道?”

苏景殊摸摸鼻子,“他可能真的不知道。”

仁宗皇帝封崇义公也不是随便封的,肯定找那种老实本分胆小怕事的柴氏子弟,找那种心大的爱惹事的不光没法起到彰显大宋皇帝仁慈的作用反而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