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顶流有谁? > 第256章 电影是我们的更是年轻人们的(第1页)

第256章 电影是我们的更是年轻人们的(第1页)

用商业电影赚钱。

用先锋电影保证题材的丰富性。

这是放眼整个好莱坞的运营模式。

这时,陈远接着说道:“不过,这种模式并不适合华夏。”

“至少不完全适合。”

“华夏电影还不成体系,没实现工业化。”

“甚至可以说华夏电影根本没进入工业化时代。”

也就是说,华夏暂时还没有实现好莱坞电影模式的土壤。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个人觉得,其实每个电影人都可以先将注意力放在观众爱看的电影上。”

“还是那句话,说到底电影就是拍给观众看的。”

“在赢得了观众,赢得市场之后,再去探索其他的可能性。”

“在这方面,我觉得冯裤子导演其实做的就很不错。”

很多人提到冯裤子大概都会有点瞧不上的意思。

实际上,冯裤子是个很厉害,又很有想法的人。

在九零年代末到千禧年后的十几年时间里。

可以说,冯裤子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华夏的商业电影。

而冯裤子在拍商业电影之余,时不时又会拍一些很有想法的电影。

比如《1942》,比如《我不是潘金莲》。

这些电影不说票房,不说口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冯裤子的一种自我突破。

如果冯裤子没“变质”,一直保持着那些年里的心态,一直维持着自己高质量的产出。

他又何尝不能成为华夏电影界的传奇?

可惜没有如果。

“当然,我知道有不少电影人都对所谓的商业电影,有偏见。”

“这些电影人只想用镜头去展现自我的思考。”

“这其实也没错。”

“电影就应该有多样性。”

“我其实也希望这样的电影人能一直存在,不改初心。”

只关注自我表达的电影人,其实也有存在的必要性。

他们的存在可以保证电影的多样性。

甚至是让电影有新的表现形式。

这也是电影在不断商业化的同时,可以不至于完全雷同的基础。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说回好莱坞电影了。

好莱坞最近一些年对于先锋电影的投资逐步减少。

这也导致,他们已经没啥突破性题材的出现。

更是让他们的商业电影,逐渐趋同,没有任何新意。

于是乎,华夏影迷越来越不喜欢看好莱坞电影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