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百度百科 > 第40章 造反人才储备(第1页)

第40章 造反人才储备(第1页)

在古代办学最难的实际上是师资力量,在一个极度缺少文化人的时代,想要拉起一支教师队伍简直要了黄巢的小命。

黄巢不得不把黄家、康家、诸葛家所有能抽调的能认字的人员都调到了学校里,搞得三家连收租都没有能管账的人员了。

幸亏黄巢从长安回来的时候,从长安划拉了一波人才,其中还是以道士、和尚居多,否则三个学校同时开办还真办不起来。

说是三个学校,其实就是两个学校+一个培训班,两个学校是黑铁山子弟小学和金龙观道学研究院,一个培训班是黑铁山工匠培训班,主要是培训铁匠、窑工和探矿师的。

黑铁山子弟小学黄巢亲自管了。

金龙观道学研究院交给了田信,黄巢只做个名誉首座,负责开开金手指,开开会什么的。

工匠培训班反而是黄巢最看重的,他们关乎黄家现阶段的主要财源,所以黄巢不得不亲自盯着培训班的培训工作,时不时地还得开开金手指,给点“技术指导”什么的。

其实就是黄巢负责脑洞,“梓人”、大匠们负责实践,参加培训的工匠们负责祸祸材料。

自从三个学校一开办,黄巢就觉得时间不够用了,强拉着诸葛芸一起加班,搞到最后诸葛芸见了他就跑,实在没办法他只好向皇帝求助。

为什么黄巢会想到皇帝呢?因为朝廷手里人才多呀!

而且更重要的是黄巢还真知道几个适合自己的人才。

第一个就是沈亚之,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有《沈下贤集》十卷传世。

为什么黄巢会想到这个沈亚之呢?

因为这个沈亚之有个弟弟叫沈云翔,这个沈云翔在原来的历史上就是黄巢的死党,还是主动投靠那种,在黄巢的大齐政权里担任翰林学士职衔,光听这个名号就知道是个有学问的人。

所以拿下沈亚之就等于拿下沈云翔,买一送一很划算。

更重要的是这兄弟俩都是社牛,跟杜牧、李商隐、李贺、张祜、徐凝等一大票人才都是好友,这要是伺候好了,指不定能来个一拖N。

更何况这个沈亚之还是韩愈的弟子,他那帮师兄师弟们也是不少(比如诗人张籍、樊宗师、刘叉;古文家、思想家李翱、皇甫湜;三传弟子孙樵等)。

不得不提一下的是,这兄弟俩还有一个非常牛逼的后代——北宋大科学家,写《梦溪笔谈》的沈括。

事实上他老沈家就不是正经搞儒学的,这兄弟俩除了诗文做得好,其他方面都有两把刷子。

比如说沈亚之,他是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的进士。中进士后被泾原李汇辟为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长庆元年(821),补栎阳尉。长庆四年,升任福建团练副使,现在在长安担任殿中丞御史内供奉。

这个内供奉是个什么官呢?道官(从七品),简单来说是宫中内道场的道官,所以人家也是懂道家学问的。

而且沈亚之着有文集三卷,《新唐书艺文志》着录。集中有传奇小说《湘中怨辞》、《异梦记》、《秦梦记》三文,为唐代传奇文中的"白眉"。所以人家还是个小说家。

至于他弟弟沈云翔就更牛了,历史上与荥阳郑氏出身的郑玘等士子号称“芳林十哲”,算得上是个哲学家+文学家。

但是他担任黄巢的那个翰林学士实际上负责的是军械研发的,人家还是个科学家。

黄巢败逃长安后,沈云翔梦碎,回归故里于族中兴办乡学,为沈家培养人才无数,后世的沈括就是沈家乡学培养出来的,所以人家还是个教育家。

所以,黄巢对这兄弟俩垂涎三尺啊,又给皇帝送了一波福利之后,皇帝很大方的把这兄弟调到了金龙观。

沈亚之升正七品上散官朝请郎,封金龙观道门教授(唐代专任道官,其掌管道士教育事务)。

沈云翔没有中举,所以皇帝没有给他赐官,但是黄巢给王守澄送了笔钱,给他弄了个正九品上的儒林郎散官,并聘请他担任金龙观道学研究院首席顾问。

这兄弟俩一看金龙真人如此肯下血本,又有朝廷的任命在身,所以也没矫情,跟着诸葛家的商队就来了淄州。

作为黄巢集团的第一个进士,黄巢对沈家兄弟非常上心,因为他知道想要造反成功不可能靠一群文盲,还得靠知识分子。

但是受制于出身影响,黄巢是很难吸引到世家大族子弟的投奔。

黄巢在黑铁山办学就给新城王家发去了邀请,结果人家连搭理都没搭理他。

所以黄巢只能寄希望于诸葛家、沈家这样的寒门,虽然这两家都是士出名门,但是论门第已经没落,从根本上跟世家大族利益是不一致的。

也只有他们这样的家族才有可能成为黄巢的同路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