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遭遇挫折,秦臻却依然探索着其他可能的方法。
在此期间,他不仅继续钻研制碱之术,还吩咐手下人建造了一座小型的土质高炉,并采用人工加热的方式来提高温度。
既然在制取琉璃的道路上屡屡碰壁,秦臻决定先尝试制作瓷瓶。
然而,历经这么多次的失败,秦臻对于能否取得成功,他自己也毫无把握。
正当秦臻满心焦虑之时,一阵熟悉的呼喊声从不远处的另一间锅炉房传来:“先生,你们快来看!”
那是张义的声音,听起来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兴奋之情。
尽管此时的张义满脸尘土、狼狈不堪,但从他那略带颤抖的语调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似乎有什么重大发现。
众人目光齐聚之处,只见张义双手捧着一只瓷碗,其表面光滑细腻宛如羊脂白玉,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李锐手中那个略显粗糙、质地不均的瓷瓶。
瓷碗一亮相,在场三人的眼睛瞬间都亮了起来。
秦臻满意的点点头,随即对张义开口道:“很好,继续依照此等工序,再制作出一批这样的瓷瓶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喏。”
张义恭声应诺之后,便匆忙转身继续着手后续的安排了。
此时,秦臻嘴角微微上扬,用着示威性的眼神看着李锐与杨无介二人。
就在这时,张景满脸灰尘、蓬头垢面的从那间锅炉房里快步冲了出来,同时还兴奋的高声呼喊着:“先生!有变化了!”
听闻此言,包括秦臻在内三人皆是精神一振,急忙迈开脚步朝着锅炉房内奔去。
进入锅炉房后,众人定睛一看,只见被烈火烧灼的白灰粉末此刻竟然正一点一点的逐渐软化下来。
看到这一幕,秦臻脸上也难以抑制的流露出欣喜之色。
当机立断,向着张景说道:“此前定然是温度不足所致,你们再加把劲!继续往炉子里投入更多的石炭,另外派人在叫些人过来,加大力度踩踏风箱,务必要让火势更旺!”
“喏。”
石炭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煤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便已开始使用这种物质了。
不过那时所用的并非是无烟煤,而是被人们称作“石碳”或“石涅”。在《山海经》中,记载了煤炭即为石涅。
随着炉火温度持续攀升,粉末渐渐开始融化,缓缓顺着事先预留好的小孔流淌而出。
站在一旁全神贯注的秦臻见状,连忙吩咐下人取来方形陶盆,将那些液体接入其中。然后,他又让人把装满液体的陶盆放置到一旁,静静等待其逐渐冷却下来。
随着时间流逝,原本炽热的液体终于冷却凝固。
只见那陶盆之中,赫然出现了一块呈现出淡淡蓝色的玻璃。
待其彻底冷却之后,秦臻迫不及待伸手拿起这块刚刚诞生的玻璃,仔细端详起来。
他着手中的这块玻璃,心中暗自思忖:倘若将此物件置于后世,恐怕它只能算是一件残次品,根本无法通过市场的检验。但此时此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这样一块玻璃却是宝贝。
一直守候在旁的李锐和杨无介两人也双双快步凑上前去。
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块淡蓝色的玻璃以及旁边的瓷碗之上,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此时就像是看着宝贝一般。
然而实际上,他们所关注的并不仅仅只是这两件物品本身,更多的则是潜藏在它们背后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