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为祖国献石油 > 第425章 认同(第2页)

第425章 认同(第2页)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需要谨慎应对。

“没错,技术互换就像是手中握有一张王牌,让对方不敢轻易违约。”许宁坦诚回应。

“小许同志这么说,是否意味着对欧洲的合作也持怀疑态度呢?”

王学意的声音平和,但许宁能听出其中的深意。

“合作关系建立在互利基础上,谈不上绝对的信任或怀疑。但我们确实有过教训,必须有所准备,以防万一。”

许宁解释道,他回忆起过去引进国外技术的经历,如组装MD-82客机等,这些尝试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

“我们已经从过去的失败中学到了教训,即使国内航空工业基础薄弱,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却是不可或缺的。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是好事,但绝不能放弃自主研发的能力。”

王学意听完,微微点头,显然对许宁的观点表示赞同。

尽管六十多岁的他表情沉稳,但此刻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认同与放松。

两人明白,关于这一敏感话题的讨论到此为止。

90年代初,圆环工程的规划和资金就已经敲定,即便是总研发师王学意本人,也无力在这个节骨眼上叫停项目。

这让王学意颇为头疼——国内的相关研发虽在进行,但这不是圆环工程的核心部分,没有专项资金支持。

然而,在听取了许宁关于大飞机发展策略的见解后,王学意灵感乍现。

他记得梁工程师曾提到过,去年底许宁负责改进了运8J和运8F400两款飞机的防冰除冰系统。

这个话题看似与当前讨论无关,但在许宁看来,王学意的意图一目了然。

既然要两条腿走路,就意味着必须同时推进一个完全自主研发的型号。

直接为圆环工程配套研究会显得重复劳动,即便有相关部门的支持,也难以争取到更多预算。

但若以降低伊尔76平台预警机成本过高、无法大量国产化为理由,提出基于现有技术开发一款经济实惠的中型预警机,这无疑是一个更易被接受的理由。

对于当时追求高性价比的军队来说,这样的提议极具吸引力。

“确实,老运8平台的防冰研发存在缺陷,低温高湿环境下容易结冰,开襟翼时可能导致气流干扰,造成飞行事故。”

许宁用双手比划着解释,虽然几位电子工程师对航空原理不甚了解,但他们明白,改进后的运8安全性大大提高。

王学意接着问道:“你能否评估一下,如果在运8平台上加装雷达模块,它还能保持多少航向稳定性的余量?”

王学意实际上是在问,运8能承受多大的外形改动而不影响飞行性能。

但这个问题在航空界并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于是,许宁直截了当地问:

“您是想在运8基础上改造成预警机吗?”

王学意肯定地点了点头:“我们国家能自己生产的大型飞机只有运8、轰6和水轰5。

轰6的内部空间有限,不适合布置设备和人员。”

喜欢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